(24分)经济政策和经济组织是影响经济发展重要因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代中后期农业税与工商业杂税变化趋势图
(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代中后期税收的变化情况。(6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6分)
材料二:从1700年至1820年,中国的GDP不但排名世界第一,占世界的比重也由23.1%增长到32.4%,创有史以来单一经济体占世界GDP合计的最大比重。
在19世纪的前70年里,仅占世界人口2%的英国。一直掌控着世界工业生产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世界贸易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最高时其工业生产占世界总量的50%,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为什么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4分)19世纪上半期,中国经济规模曾居世界第一,但在鸦片战争中却遭到失败,试从清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入手分析中国战争失败的原因。(2分)
材料三:19世纪末美国工业发展大事表
1863年 | 纽约股票交易所建立。 |
1873年 | 经济大危机,大量中小企业破产,铁路、采矿等大工业大量涌现。 |
1874年 | 投资银行摩根银行操纵了宾夕法尼亚铁路、伊利铁路及纽约中央铁路的股权联合,组成了自己的立法、执行和裁决机构。 |
1875年 | 新泽西州颁布《公司法》,宣告:公司只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市场组织,成立公司是每个公民都享有的权利。 |
1878年 | 洛克菲勒集团的美孚石油公司控制了全国利用铁路和管道的石油运输业。并向铁路、电气、炼钢、信贷行业渗透。 |
1897年 | 美国最高法院宣称一个制造业的股份公司不受《谢尔曼反托拉斯法》约束,此后企业并购达到历史的顶峰。 |
(1)①国家税收总额呈稳步上升趋势;农业税相对稳定,工商杂税逐步增长并超过农业税。(6分)
②“重农”是中国社会长期基本经济政策;清代中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和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清政府政策的调整。(6分)
(2)①工业革命使英国的生产能力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区;英国积极对外扩张,建立起规模庞大的殖民帝国;运用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想发展经济等。(答对两点可得4分)
②中国经济以农业为主,制造业不发达,缺乏近代化国防工业。(2分)
(3)①股票交易市场的形成,有利于企业融资;
②大工业的大量出现,加强企业生产的计划性;
③投资银行促进了企业之间的联合;
④政府的立法催生了现代公司这一工商业组织的形式;
⑤最高法院司法解释推动企业兼并,形成垄断组织。(答对其中三点即可得6分)
题目分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与表格,提炼有效信息及分析归纳的能力,第一小问可以直接从变化趋势图中的总体趋势、农业税以及工杂税等方面归纳即可,第二小问对变化的原因可以从“重农抑商”政策、清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政策的调整等方面归纳即可。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史料的能力,第一小问主要在于理解“名副其实”在材料中的准确含义,可以从工业革命、英国的积极扩张以及利用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想发展经济等方面归纳分析即可;第二小问要紧扣“清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归纳,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清代中国经济以农业为主,制造业不发达,缺乏近代化国防工业。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准确归纳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问可以从表格中的标志事件去归纳即可,比如可以从股票交易、大工业的出现、投资银行、政府立法以及司法解释等方面归纳,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