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了举世关注的世界气候大会,来自192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会议讨论。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表的一项报告认为,如果各国在未来50年中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每年就将有高达30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如果在2030年前不能将温室气体的浓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全球GDP可能损失5%-10%……已经持续了二十多年的气候变化谈判仍旧步履蹒跚,哥本哈根会议充满了不确定性。
面对人类共同的生存危机, 各国心态各异,其原因在于,全球气候变暖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带来的影响和收益大不相同。简要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对小岛屿、欧洲、美国、石油输出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影响及其他们在哥本哈根会议上的心态。(10分)
①海平面上升会导致小岛屿国家生存出现危机,所以参与行动意愿最高(2分)
②全球变暖危及欧洲冬暖夏凉气候,欧洲国家对此非常敏感(2分)
③美国能源消费模式是奢侈和浪费型,对强制性减排指标一向持比较消极的态度(2分)
④石油输出国以石油输出为其经济命脉,坚决反对抑制二氧化碳排放制度议价(2分)
⑤俄罗斯是高纬度国家不仅从气候变暖中受益,而且由于本身就是资源和能源大国,因此也持消极立场(2分)
题目分析:
全球气候变暖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带来的影响和收益大不相同,所以各国心态各异。具体表现为:
①海平面上升会导致小岛屿国家生存出现危机,所以参与行动意愿最高;
②全球变暖危及欧洲冬暖夏凉气候,欧洲国家对此非常敏感;
③美国能源消费模式是奢侈和浪费型,对强制性减排指标一向持比较消极的态度;
④石油输出国以石油输出为其经济命脉,坚决反对抑制二氧化碳排放制度议价;
⑤俄罗斯是高纬度国家不仅从气候变暖中受益,而且由于本身就是资源和能源大国,因此也持消极立场
点评:这是一道以哥本哈根会议为切入点的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呼吁全球共同参与到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活动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