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积极稳妥扎实有序推进城镇化,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实现中 * * 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我国城镇化率已从1978年的17.9%提升到2013年的53.7%,但市民化进程滞后,目前我国近三成农业户籍人口居住在城镇,处于“半城市化”状态,未能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方面享受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产城融合不紧密,产业集聚与人口集聚不同步,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内部出现新的二元矛盾,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问题日益凸显,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诸多风险隐患。为此,我国政府正积极采取措施,努力实现新市民在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社会公平。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评析我国政府重视解决新市民问题的正确性。(8分)
(2)假如你是人大代表,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谈谈你在我国城镇化发展问题上应如何履职?(6分)
(1)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政府应依法保障新市民在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权利。(2分)②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政府重视解决新市民的问题,是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有利于维护新市民的合法利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分) ③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是国家的行政机关,具有组织经济建设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因此,政府重视解决新市民的问题是其重要职责。(4分)
(2)①积极进行社会调研,广泛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建议。②通过行使提案权、审议相关议案意见,表决相关决定。③就解决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具体实施对相关部门进行质询监督。(每点各2分)
题目分析:本题以城镇化为背景材料,第一问,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评析我国政府重视解决新市民问题的正确性。结合材料,选准角度,可从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我国的国家性质、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我国政府的性质和我国政府的职能等角度来考虑,第二问,考查作为人大代表谈谈在我国城镇化发展问题上应如何履职,结合材料,选准角度,可从社会调研、行使提案权、质询和监督权等角度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