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嘎尔尼对工业文明成果的高度自信,在乾隆及其高级官员眼中只有不屑。清政府对他的所有请求概不答应,最后他的使团除了带着一堆乾隆帝赐予的无用赏赐经广州入海外,一无所获。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4分)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中国被迫融入全球化。鸦片战争后,中国发生了一些变化,所有这些变化,基本上是以外部力量的注入和政治上的不平等为前提的,这就决定了中国近代经济具有浓厚的殖民色彩。
——《长白学刊》2007年05期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中国近代经济具有浓厚的殖民色彩”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材料三 当其他人在编写游戏规则时,一个外向型的中国决不能袖手旁观。一个拥有越来越重要的出口利益的中国决不能没有可靠地、更多地进入全球市场的机会,而这种可靠性只有在多边体制中才能找到。
——世贸组织总干事雷纳托·鲁杰罗在北京大学的演讲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代中国是如何“进入全球市场”的?(3分)
(1)原因: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重农抑商政策;闭关锁国,盲目自大;清统治者对工业文明缺乏正确认识。(4分)
(2)变化: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小农经济开始解体,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近代经济逐渐产生;“睁眼看世界”,学习西方。(3分)
表现: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不合理,重工业发展缓慢;受控于西方列强,依赖性强。(3分)
(3)扩大对外开放;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人世界贸易组织。(3分)
题目分析:
(1)鸦片战争前,清朝统治者对英国工业革命的成果不屑一顾,拒绝了英国使团的全部要求。原因可以从中国的经济基础、外交政策、思想观念等方面予以分析作答。
(2)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使中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学生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角度归纳概括。第二小问通过民族资本主义的缺陷说明“中国近代经济具有浓厚的殖民色彩”。
(3)列举当代中国 “进入全球市场”、积极融入全球化的措施:如扩大对外开放;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人世界贸易组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