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A.《物质结构与性质》

(1)前三周期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    _______   (填元素符号),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_______   。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形成的氢化物中化学键极性最大的是    _______   

(填分子式),该物质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    _______   (填“大”或“小”)。

(2)物质形成分子间氢键和分子内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有显著差异。根据下表数据,形成分子间氢键的物质是    _______   (填物质字母代号)。

(3)晶格能的大小:MgO  _______ NaCl,键能的大小:HBr  _______ HI。(填“>”、“=”或“<”)

(4)下列物质的熔点高低顺序,正确的是    _______   

A.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

B.CI4 > CBr4 > CCl4 > CH4

C.SiF4 > NaF > NaCl > NaBr

B《实验化学》

七水硫酸镁(MgSO4·7H2O)在印染、造纸和医药等工业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利用化工厂生产硼砂的废渣-一硼镁泥可制取七水硫酸镁。硼镁泥的主要成分是MgCO3,还含有其他杂质(MgO、SiO2、Fe2O3、FeO、CaO、Al2O3、MnO等)。

表1 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

沉淀物Al(OH)3Fe(OH)3Fe(OH)2Mn(OH)2Mg(OH)2
pH值5.23.29.710.411.2
表2 两种盐的溶解度(单位为g/100g水)

温度 / ℃1030405060
CaSO40.190.210.210.200.19
MgSO4·7H2O30.935.540.845.6/
硼镁泥制取七水硫酸镁的工艺流程如下:

根据以上流程图并参考表格pH数据和溶解度数据,试回答下列问题:

(1)过滤I的滤液中加入硼镁泥,调节溶液的pH=5~6,再加入NaClO溶液加热煮沸,将溶液中的Mn2+氧化成MnO2,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   。加热煮沸的主要目的是_    _______   

(2)沉淀B中除MnO2、SiO2外还含有    _______   (填化学式)等物质。

(3)检验过滤Ⅱ后的滤液中是否含有Fe3的实验方法是    _______   

(4)沉淀C的化学式是    _______   。过滤II需趁热过滤的理由是    _______   

答案

A、(1)Na  1S22S22P63S1    HF 小 

(2)B 

(3)>    > 

(4)B 

B、

(1)Mn2++ClO+H2O=MnO2↓+2H+Cl; 促进Al3、Fe3水解及Mn2氧化成MnO2

(2)Fe(OH)3、 Al(OH)3

(3)取过滤II后的滤液1~2 ml于试管中,加入少量KSCN溶液,如果溶液不显红色,证明滤液中无Fe3

(4)CaSO4·2H2O或CaSO4; 以防MgSO4在温度低时结晶析出。

A (2)B的熔沸点明显高于A,且水中溶解度也大于A。(3)MgO的离子所带电量都大于NaCl,而离子半径又小于NaCl,所以离子键强度大于NaCl,晶格能大。HBr键长比HI短,键能大。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收藏,有属于人类大群体的,譬如古罗马城、古希腊城、古巴比伦城;有属于人类个人的私藏,譬如一片贝叶经、一部手书的精品,这也只是人类历史残存的吉光片羽。当人类破坏文明时,其速度是迅雷不及掩耳,而千百年后人类悟到其珍贵再重新搜集时,则是何其艰难。失去之后才知道事物之可贵,这可验于对文物的收藏。

  老子说:“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张伯驹先生“费”得高尚,把《平复贴》奉献给了故宫。宋徽宗可以倾一国之力采集花石纲,则费得淫逸无度。宋高宗搜集天下米字,但米字至今寥落。还有王恺、石崇、和坤这些巨贪的收藏,今天安在?唐太宗、武则天搜尽天下王羲之字,今天安在?最大的收藏家无过于帝王将相、世家大族,而他们最容易遇到兵燹。血和火可以销毁一切,使多少人类最精贵的文物光沉响绝、熏歇烬灭。

  什么是收藏的大义?收藏家务必在下手之前慎思之。收藏家的眼光如果只囿于个人的欲望,那他不是收藏家,只是聚敛者。“常善救物,故无弃物”(老子语),这是收藏家的天赋使命,他们是人类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呵护者、守望者。因为有了他们,使人类残留的吉光片羽,得以在新世放出潜藏的辉煌。倘不是罗振玉、董作宾、刘铁云对残甲断骨的收藏,就没有王国维的《殷周制度论》,就没有郭沫若的《青铜时代》,那么殷商的历史至今可能还是一片漆黑。不要轻视任何微末的收藏,否则,人类早已沉埋了千百年的变化沧桑怎会豁然大朗。

  收藏家甚至应有宗教的情怀。佛家所谆谆告诫的“贪、嗔、痴”三病,也正是收藏家引以为戒的。收藏而至于“贪”,可谓格调不高;至于“嗔”则会陷入“有漏皆苦”的烦恼。在我之手与他人之手,如果都有对人类的爱心,那就没有区别,收藏会成为一种至乐。至于“痴”,则是一种心理学上的病变,是一种痛苦的收藏。

  “为而不争”是藏家的美德,“物欲”则是藏家的大敌。拒绝欲望,这应该成为收藏家的座右铭。收藏家应为天下藏,而不为私欲藏,这是一种何等高贵而典雅的品质!

  拒绝金钱对收藏的腐蚀,是收藏家们的天赋使命。要抑制拍卖场的一声锤响所煽动的群体性情绪。拍卖场的主事者,正应是眼光锐利而德高望重者,定以适当价格为上线和下线,才是拍卖的本分。平生最厌听者为拍卖场充满虚荣的呼价和掌声。更可耻者为拍卖前称势在必得,这无疑是命拍卖方找托哄抬,国家的损失在所不计,圆明园两个兽首的购回,就是典型的一例。

  和金钱靠得太近,则与收藏家之大义相去甚远,跟踪而来的是审美境界的消遁。有大境界,方有大收藏;而大收藏不以价钱为目标,于是,我们能到达“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的美妙境地。

  收藏界将成为高士的沙龙、平民的欣慰,再见不到贪婪的眼神,见不到拍卖场的虚荣,见不到 * * 佞之徒于收藏界上下其手,那么,文明的收藏、文化的收藏将成为世界的主流,这是一种和谐的世界不可或缺的事业和爱好,是所有收藏家崇高而永恒的期盼。(选自范曾《收藏的哲学》,有删改)

1.从原文看,下列关于“收藏的大义”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只有呵护和守望人类的文化遗产,不囿于个人私欲,方能“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B.任何微末的收藏,都能够使早已沉埋了千百年的变化沧桑豁然大朗。

C.收藏家要避免格调低、烦恼多,甚至于心理变态,要做到不贪、不嗔、不痴。

D.收藏家应为天下藏,为千秋万代藏,而不为私欲藏,要有“为而不争”的美德。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破坏文明时,速度往往迅雷不及掩耳,但人类幡然醒悟再重新搜集时,是相当艰难的。文物的收藏,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B.虽然帝王将相、世家大族常常是最大的收藏家,“多藏必厚亡”,他们收藏的文物最容易在血与火的洗劫中光沉响绝、熏歇烬灭。

C.拍卖场里的锤响常常煽动着群体性情绪,充满了虚荣的呼价和掌声, * * 佞之徒又上下其手,所以真正的收藏家是远离拍卖场的。

D.只有大境界,才有收藏,而且这种大收藏不以大价钱为目标,这样我们才能到达“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的美妙境界。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收藏分为人类群体和个人私藏两种,在收藏的过程中,过分的爱惜、过分的拥有都是不正确的、毫无意义的。

B.慎思谨行是收藏家应有的品质,如果只囿于个人的欲望,那么收藏家就违背了收藏的大义,成了聚敛者。

C.“为而不争”“拒绝物欲”是收藏家高贵而典雅的品质,文明和文化的收藏成为世界的主流,正是他们崇高而永恒的期盼。

D.收藏家拥有道家的智慧,佛家的宗教情怀,兼有仁爱之心,远离物欲,才有可能领悟收藏的哲学,走进收藏的审美境界。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