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我看到了一条河》,回答下面的问题。 

       童年在我的记忆中比较模糊,但其中有几个片段却令我记忆犹新。我的父母总是不断让孩子接受挑战,想方设法培养我们的独立精神。我4岁那年,有一次妈妈开车送我回家,路上她让我在离家几英里的农田边下车,然后自己走路回家。虽然那次探险,以我彻底迷路而告终,但此事对我影响很大。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从小就乐于寻找挑战。

    刚开始游泳时,我大概有四五岁。我们全家和朱迪斯姑姑一起在德文郡度假。我最喜欢 朱迪斯姑姑,她在假期开始时和我打赌,如果我能在假期结束时学会游泳,就给我10先令。于是我每天泡在冰冷的海浪里,一练就是几个小时。但是到最后一天,我仍然没有学会游泳。

   “没关系,里克,” 朱迪斯姑姑说,“明年再来。”  

       但是我决心不让她等到下一年,再说我也担心明年朱迪斯姑姑就会忘了我们打赌的事。从德文郡开车到家要12小时,出发那天,我们很早就起程了。乡间的道路很窄,车里又挤又闷,大家都想快点儿到家。但是这时我看到了一条河。 

     “爸爸,停一下车好吗?”我说。这条河是我最后的机会,我坚信自己能赢到朱迪斯姑姑的10先令。“请停车!”我大叫起来。爸爸从倒车镜里看了看我,减慢速度,把车停在路边的草地上。

   “里克看见一条河,”妈妈说,“他想再最后试一次游泳。” 

    我脱下衣服,穿着短裤往河边跑去。但离河边越近,我越没信心,等我跑到河边时,自己也害怕极了。河面上水流很急,发出巨大的响声,河中央一团团泡沫迅速向下游奔去。我在灌木丛中找到一处被牛踏出的缺口,趟水走到较深的地方。爸爸、妈妈、朱迪斯姑姑都站在河边看我的表演。爸爸叼着他的烟斗,看上去毫不担心。妈妈一如既往地向我投来鼓励大目光。 

       我定下神来,迎着水流,一个猛子扎下去。不久,我感到自己在迅速下沉。慌乱中我的腿在水里无用地乱蹬,急流把我冲向相反的方向。我无法呼吸,呛了几口水。我想把头探出水面,但四周一片空虚,没有借力的地方。我又踢又扭,然而毫无进展。 

       就在这时,我踩到了一块石头,用力一蹬,总算浮出水面。我深吸了一口气,这口气让我镇定下来,我一定赢得那10先令。 

       我慢慢地蹬腿,双臂划水,突然我发现自己正游过河面,我忽上忽下,姿势完全不对,但我意识到我成功了,我终于会游泳了!我不顾湍急的水流,骄傲地游到河中央。透过流水的怒吼声,我似乎听到大家拍手欢呼声。……我终于游会岸边,在50米以外的地方爬上岸时,我看到朱迪斯姑姑正在大手提袋里找她的钱包。我拨开带刺的荀麻,向他们跑去。我也许很冷,也许浑身是泥,也许被荀麻扎得遍体鳞伤,但我会游泳了。 

      “给你,里克,” 朱迪斯姑姑说,“干得好。”我看着手里的10先令,棕色的纸币又大又新。我从没有见过这么多钱,这可是一笔巨款。 

       爸爸紧紧抱住了我,然后说:“好了,各位,我们上路吧!”直到那个时候,我才发现爸爸浑身透湿,水珠正不断地从他的衣角上滴下来。原来他一直跟在我身后游。

1、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文章主要通过“我”学游泳的时,表现了“我”的父亲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使“我”从小就乐于寻找挑战。 

     B、第一自然段中的叙事,为下文写“我”敢于在湍急的河流中学游泳作了铺垫。 

     C、文章重点刻画了“我”父亲的形象,突出他对孩子的与众不同的教育方法。 

     D、文章详略得当,重点叙述了“我”在回家途中学会游泳的事。

2、对文中人物性格的理解,分析最准确地一项是[ ]

     A、“我”冒着危险一定要赢得打赌的10先令,说明“我”是个贪心的小男孩。 

     B、母亲增让四岁的“我”在离家几英里的地方下车,然后自己找路回家,刻画了母亲不溺爱孩子的性格。 

     C、看着“我”走到水比较深的地方,爸爸“看上去毫不担心”,表现了父亲对孩子的漠不关心。 

     D、朱迪斯姑姑见“我”到最后一天还没有学会游泳,说“没关系,里克,明年再来。”说明她对“我”失去了信心。

3、文中划线的句子用了哪几个词语突出水流湍急的特点?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4、请用三个词语概括出“我”在下水前、游泳中及学会游泳后的心理状态。

                                                                                                                                                        

5、读了这篇文章,你想给你的家人说些什么?(不少于30个字)

                                                                                                                                                            

答案

1、C

2、B  

3、用“急”、“大”、“迅速”、“奔”等词语突出了水流湍急的特点,表现了在此游泳的困难,表现了我敢于挑战的勇气和信心。  

4、害怕、紧张、喜悦

5、“略”,开放题:(能围绕家庭教育问题谈,观点正确,语言得体)

问答题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是对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材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资料             安徽出现“红顶商人”  (1)在安徽一些地方,企业重要职务由政府官员来兼职的“红顶企业”随处可见,“企而优则仕”也在当地成为较普遍的现象。既是企业老总又是政府官员的“红顶商人”的大量出现,意味着权力进入了市场。  (2)2003年8月26日,身兼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特约研究员、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的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员邵道生教授表示:“安徽‘红顶商人’引起了中央的充分重视!”  尽管出于自身职位的原因,邵教授表示“不便于对此事多谈”,但记者在安徽采访时还是了解到,中纪委有关领导对安徽“红顶商人”高度重视。“中纪委对具有代表性的‘红顶商人’已经作过调查,结果还没有正式公布。”8月27日,安徽省政府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官员这样告诉记者。  (3)“在芜湖,政商关系极为密切。”一位人士非常肯定地告诉记者,“只要你的企业为芜湖的发展作出了不小贡献,你就可能成为市政府‘发展’的对象,从而走向仕途。”  (4)今年6月,记者多次打算采访在芜湖奇瑞汽车公司任董事长的安徽省芜湖市市委书记,均遭到拒绝。该市市委办公室的负责人说,“这个话题大敏感”,“而且既然现象很多,说起来也没有多大的意义了”。  (5)记者在芜湖采访时,有知情人士透露,刚刚以2100万元买下芜湖锅炉厂的私营企业老板、芜湖金鼎集团董事长“可能将被聘为市委常委”“锅炉厂有可能被贱卖了。”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位人士的说法,记者试图进行采访,但未果。  据了解,芜湖锅炉厂始建于1958年,是以设计制造锅炉和冶金设备、化工压力容器为主导产品的国有企业。经过4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全国机械行业的重点骨干企业,产品销往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以及伊朗、马来西亚、巴基斯坦等国。  安徽原来有四家大型锅炉厂,现在其他三家都已经倒闭了,只有芜湖锅炉厂在市场竞争中很好地存活下来。“按说,现在卖了实在有些可惜。”知情人士说。不过,芜湖锅炉厂原厂长却对记者表示,在整体转让锅炉厂之前,曾对该厂进行资产评估,评估后的净资产是4659万元。“我们也试图与其他的一些企业联系,但后来都失败了。”  (6)“企而优则仕”成为较普遍现象。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安徽一些地方,重要职务由政府官员来兼职的“红顶企业”随处可见,而不仅仅在芜湖,一些县市领导向记者坦言,“企而优则仕”在当地已成为较普遍的规矩:当企业上缴的利税达到一定数字时,企业的法人代表就有资格到县委、县政府任职或“挂个头衔”。没有在党委、政府工作过一天的企业家竟担任起县委副书记。  (7) 安徽省“官”“商”交叉兼职、个人拥有双重角色的典型事例有:涡阳县双轮酒业集团董事长兼职县委副书记,该集团党委书记兼职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玉美集团董事长兼职县人大副主任;界首市民营企业天安集团董事长兼职市政协 * * ;市长兼职沙河酒厂厂长;分管工业经济的副市长兼职碧泉集团董事长;临泉县化肥厂厂长兼职县委常委;古井集团董事长兼职亳州市委常委……  这些“红顶商人”有双重身份,既是政府的官员,又是企业的“老总”,他们有两套办公机构,两套可供调用的下属。  (8)“红顶企业”让权力进入了市场。“只要红灯一亮,两旁停的基本上都是奇瑞轿车。”芜湖市的一位出租车司机,向记者抱怨说,芜湖有60万人口,但在市内跑的奇瑞出租车就达到2860辆,其密集度在国内也是罕见的,“而且,这是一个人均收入并不很高的地方,坐出租车的人并不多”。  知情人士透露,2002年5月15日在芜湖举行中国茶叶博览会期间,“听说还要在向市里投放600辆奇瑞出租车,出租车司机曾举行过罢工,后来只投放了30辆。但这样就够这些司机受的了。”此外,记者还了解到,在芜湖,非奇瑞制造的轿车如跑出租,根本人不了户。“这明显是在搞地方保护主义”。  (9)临泉县文王酒厂有关人士透露,正因为该厂厂长兼任县委常委,所以县委前年无偿从酒厂拿去 100万元装修房屋,政府经常无偿或低价从企业拿酒,企业根本无法拒绝。潜山县民营企业全力集团董事长兼职副县长,2002年该集团新上马一个蚕茧缫丝项目,年加工量相当于全县的产茧量,为了保证全力集团的资源供应,县里规定所有农民蚕茧不准卖出县境,言下之意只能卖给全力集团等企业。该县逆水乡农技站一位农户抱怨道:“谁愿把蚕茧卖给全力集团他们不仅服务质量差,而且压级压价,损害农民利益。”  界首市市长在不同场合坦言,该市的沙河酒厂从昔日年创利税1亿多元下滑到1000多万元,市财政受到严重影响。为了挽救经营上的颓势并解决酒厂内部的不稳定状况,市委决定市长兼任厂长,他在酒厂上班的时间比到市政府要多,“市政府的工作,几个副市长只好多承担点”。  (10)中纪委介入调查。“我们市委书记兼职奇瑞汽车公司董事长的事被报道后,中纪委就来人做过调查了”。8月28日下午,安徽芜湖市政府有关官员非常明确地向记者表示。“不过并没有查处什么,”该官员表示,“因为我们市委书记既没有从奇瑞公司拿工资,也没有从公司里报销过任何发票。”  (11)中纪委调查“红顶商人”是否以权谋私。据披露,曾兼任安徽界首市沙河酒厂厂长、现任界首市市长也受到了中纪委的调查。据他本人向外界透露,前些天,中纪委的同志曾来找过他,“到市财政局查账,到沙河酒厂查账,还询问了包括界首市委以及沙河酒厂现任厂长在内的不少人”。而且,中纪委的调查重点是王显义在兼职期间有没有腐败行为,主要包括是否从市政府和沙河酒厂领取双份工资,以及是否在酒厂报销一些不该报销的费用。  据了解,中纪委此次直奔安徽,还先后调查了其他一些“红顶商人”。知情人士透露,中纪委调查的重点是:这些具有“双重身份”的党政干部是否违反了《公务员暂行条例》中的“公务员不得经商、办企业以及参与其他营利性的经营活动”、是否以权谋私并制造不公平竞争等。  (12)安徽省此前的调查不了了之。记者还了解到,去年,安徽省有关部门也觉察到了在该省大量存在着的“红顶商人”现象,该省的一位省委副书记还专门作出批示:“这种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请组织部调查并提出解决方案。”随后,安徽省委组织部开始着手调查“红顶商人”。  不过,此次调查后,“红顶商人”现象最终还是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进展,调查也是不了了之。安徽省委组织部办公监督处的一位人士表示“对此事并不知情”。  “中纪委的这次调查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开端。”知情人士表示。  (13)“红顶商人”何去何从。现在,人们议论最多的是这些“红顶商人”有没有让权力进入市场,以及被中纪委调查后他们到底会选择哪一个职位。  一位业内专家分析,安徽省的“官商”分多种情况,主要有两种:一是国有企业或私营企业老板做得比较好,政府为了奖励给企业老板所谓的“政治待遇”,让他们在政府兼职;二是政府领导人兼任大中型国有企业领导人。一般来说,大中型国有企业不仅是当地的财政支柱,还关系到成千上万工人的就业。当国有企业遇到无法解决的难题或陷入困境中时,由当地政府领导人亲自出马,希望“挽救一下局面”。  (14)古井集团董事长市委常委一职弃留未定。兼职亳州市市委常委,同时又是我国白酒界巨头的古井集团创始人就属于前者。想当初,该集团创始人带领古井集团的前身――古井酒厂一路拚杀,终于把古井集团打造成一个在白酒界颇有名气的大型企业集团。据了解,在古井集团最辉煌的时候,该集团上缴给当地政府的税收几乎占到该市税收的30%。而在古井集团的业绩达到巅峰的时刻,该董事长便被推到“市委常委”的位置。  现在,由于白酒市场竞争相当残酷,古井集团业绩也出现现了一定的滑坡。特别是前两年,古井集团更是举步维艰,亳州市的税收也随之发生较大的波动。“在一些例会上,市里部分领导经常这样说‘希望广大党员干部能自觉行动起来,多买古井贡酒’。”  不过,也有熟悉该董事长的亳州市政府官员告诉记者,该同志当上市委常委后,“并没有运用自己的权力来干预市场”。他告诉记者,目前,古井集团业绩下滑除了市场竞争过于激烈的原因外,另外的一个原因就是“毫州市的酒厂太多,大大小小十几家”。  “该同志现在考虑的大多是怎样把古井的业绩再拉上来。”亳州市的这位官员感叹,所以,他并不着急自己的常委一职是留还是弃。  (15)界首市市长辞去酒厂厂长职务。2002年2月,该同志以界首市市长的身份兼任该市濒临破产的沙河酒厂厂长。现在,沙河酒厂终于稍有起色。但他最大的感叹不在于此,而是在他的市长职位让那些政府职能部门企业“吃、拿、卡、要”的行为明显收敛了很多,因为“和税务局、审计局、物价局的头脑经常有机会见面,相处就容易了很多。”不过现在,出于某种考虑,他还是辞去了厂长职位。  (16)芜湖市市委书记可能会选择当董事长。他的“红顶商人”的背景与前两位则又有所区别。据了解,他1995年离开安徽省政府担任芜湖市市长助理,同一年奇瑞汽车(原名为安徽省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作为芜湖市“一号工程”启动。从那时起他就是项目负责人之一。或者说,是奇瑞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之一。  “应该说,市委书记对奇瑞还是蛮有感情的,奇瑞现在的发展少不了他的功劳。”奇瑞汽车公司的一位中层干部表示,“他对奇瑞很有感情。当面临市委书记和董事长的单一选择时,他可能会选择后者。”  尽管芜湖市有关部门并未证实此说法,但该市新闻办公室的一位人士表示:“今年我们市委书记肯定会作出取舍,也就是说要辞去其中的一个职务,以后要看‘上面’是怎么安排的了。”

以政府调研员的身份,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提出解决给定资料所反映问题的方案。要有条理地说明,要体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