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2009年12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了举世关注的世界气候大会,来自192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会议讨论。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表的一项报告认为,如果各国在未来50年中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每年就将有高达30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如果在2030年前不能将温室气体的浓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全球GDP可能损失5%-10%……已经持续了二十多年的气候变化谈判仍旧步履蹒跚,哥本哈根会议充满了不确定性。                                  

面对人类共同的生存危机, 各国心态各异,其原因在于,全球气候变暖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带来的影响和收益大不相同。简要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对小岛屿、欧洲、美国、石油输出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影响及其他们在哥本哈根会议上的心态。(10分)

答案

①海平面上升会导致小岛屿国家生存出现危机,所以参与行动意愿最高(2分)

②全球变暖危及欧洲冬暖夏凉气候,欧洲国家对此非常敏感(2分)

③美国能源消费模式是奢侈和浪费型,对强制性减排指标一向持比较消极的态度(2分)

④石油输出国以石油输出为其经济命脉,坚决反对抑制二氧化碳排放制度议价(2分)

⑤俄罗斯是高纬度国家不仅从气候变暖中受益,而且由于本身就是资源和能源大国,因此也持消极立场(2分)

题目分析:

全球气候变暖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带来的影响和收益大不相同,所以各国心态各异。具体表现为:

①海平面上升会导致小岛屿国家生存出现危机,所以参与行动意愿最高;

②全球变暖危及欧洲冬暖夏凉气候,欧洲国家对此非常敏感;

③美国能源消费模式是奢侈和浪费型,对强制性减排指标一向持比较消极的态度;

④石油输出国以石油输出为其经济命脉,坚决反对抑制二氧化碳排放制度议价;

⑤俄罗斯是高纬度国家不仅从气候变暖中受益,而且由于本身就是资源和能源大国,因此也持消极立场

点评:这是一道以哥本哈根会议为切入点的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呼吁全球共同参与到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活动中来。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2009年7月5日晚上,新疆乌鲁木齐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7月6日12时30分,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乌鲁木齐市委书记栗智说,乌鲁木齐“7·5”事件死亡人数已达到140人,受伤人员达800多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 努尔·白克力6日凌晨发表电视讲话指出,这起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是一起典型的境外指挥、境内行动,有预谋、有组织的打砸抢烧事件。

材料二:2009年8月22日至25日,牵挂着新疆各族干部群众的中 * * * * 、国家 * * 、中央军委 * * 胡 * * ,就做好新疆发展和稳定工作进行调研。胡 * * 专门接见了新疆维稳先进人物、基层干部和民族宗教界爱国人士代表。询问他们的情况,称赞他们为维护社会稳定、增进民族团结作出了贡献。胡 * * 希望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坚定不移维护祖国统一,把爱祖国与爱民族、爱家乡统一起来,坚决同一切危害祖国统一的行为作斗争;坚定不移维护社会稳定,自觉担负社会责任,主动配合党和政府做好各项维稳工作;坚定不移维护民族团结,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为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添砖加瓦。

(1)参与打砸抢烧事件的犯罪分子侵犯了他人的哪些权利?其政治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更好地促进民族团结,实现民族繁荣我国政府该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