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探究题(14分,其中1分为综合评价分)
材料一: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困难,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的措施,迅速落实了一大批重大建设项目。各地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努力扭转经济增速下滑的趋势,在世界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
材料二:2010年3月4日,温 * * * *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为此,2010年要把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作为工作重点。
(1)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说明了什么(2分)
(2)我国为什么要坚持这个中心工作。(6分)
(3)我们应该怎样坚持这个中心工作?(5分)
(1)材料共同说明了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分)
(2)①我国现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有利于提高社会生产力,才能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更好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能使人民逐步富裕起来。(3分)②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中 * *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中心,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工作重点。它是兴国之要,是党和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3分)
(3)①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务和服从于经济建设,就是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②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③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扩大开放(或者始终坚持改革开放)
题目分析:(1) 寻找两则材料的共同点,材料一中国家出台一系列的措施扭转经济增速下滑的趋势。材料二中《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故两则材料都是围绕经济发展,符合当前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策略。(2) 从我国的国情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来思考,此问在教材中都有相对应的知识点,不难回答。(3)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比较宽广,只要围绕主题的答案都可以。
点评:本题的背景材料紧密结合当前的时事政治,体现了思想品德的时效性特征,所设置的问题侧重考查教材基础知识,有利于学生准确把握教材,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