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假币》

       ①人有时一犹豫就错过了良机,辰这样想。此时老教授正在滔滔不绝地和新生们沟通感情,辰就没办法把两千元钱交上,而早上乘乱交这笔钱再好没有,可那时辰就是犹豫了一下,错过了,辰为此如坐针毡。

       ②终于熬到了下课,辰把钱递上,这时,辰脑子嗡的一声,大片空白,他感到一种灭顶之灾的降临,还好还好,老教授点了点,装在上衣兜里。

       ③辰这一夜没合眼,那钱是单独交的,万一老教授发现了呢?为了进京到这家文学院深造,他卖光了全部药材,没想到该死的药贩子在交款时夹了三张假币!他曾想到市场上买点东西零碎花出去,可小贩们不收这假钱,他已没有更多的的钱了,逼急了才出此下策,但他又怕被识破。假币的事抖搂出来,他如何混得下去? 

       ④辰决定主动坦白,就说不小心夹带了,求老教授容他宽限些日子借来补上,这样总比当众揭穿好。第二天,辰就恭候在老教授上班的必经路上,见到他说:“老师,我昨天交的钱……”老教授的脸立刻板起来:“别提你那钱。”辰魂飞魄散,却听老教授说:“早不交晚不交,偏我揣了你的钱,在市场上走,被小偷割了兜。”啊呀,谢天谢地!辰一边赔礼,一边回到教室,这贼其实是帮了我的忙呢!辰想。 

       ⑤兴奋之后,辰又陷入了苦恼。毕竟老教授损失了那么多钱,想到老教授总穿一件皱巴衣服的寒酸样,他心里就凉了,辰想,好好努力吧,有朝一日我加倍报偿这位善良无辜的老人。辰勤学苦作,不断写出好文章,连《人民文学》这样的刊物也有他的一席之地,老教授时常当众夸赞。每当这时,辰就暗自道:等着,老师。 

       ⑥学习期满,辰直接成了市文联干部,又一年,他又成为省作协聘任的专业作家。辰一步登天,阔步文坛,名声大得吓人,辰从此再也不愁没钱。

       ⑦辰依然惦记着那可怜兮兮的老教授,该彻底了结这块心病了。他为老教授准备了一万元现金,专程来京。 

       ⑧老教授高兴:“学生出了大名,不忘师恩,这就好。”坚持设家宴款待高徒。酒前,辰鼓足全部气力,向教授认错:“老师,我交给您那两千元学费中,混着三张该死的假币……”他的眼圈红了,并哽咽起来。老教授哈哈大笑:“3张假币,你还没忘哪?在,我留着呢,如今集什么的都有,我集几张假币玩玩有何不可?”说着,从一本影集内拿出那几张玩意儿。“老师,那你说让贼偷了……”辰目瞪口呆。“假话。兴你假币就不兴我假话?”老教授说。辰急着问:“为什么?你当时完全可以揭穿。”老教授的脸色立刻无比严肃起来:“揭穿容易,但我更知道一个山里的孩子该多艰难,那样做对他产生的后果不堪设想,为区区300元钱扼杀一个人才,吾不屑为之也。” 

       ⑨“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辰扑通一声跪了下来,泪流满面,“我不回去了,我还要跟您学几年,您一定要收留我!”

1.本文叙事主要写了两个情节,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划线句能不能去掉?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⑦段辰觉得老教授“可怜兮兮”的原因有:

     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

     第⑧段写老教授在影集中留下那三张假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你是文中的辰或者老教授,在假币交出之后,你会采取什么方式妥善处理这件事情?说说你的处理方式和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研读第⑨段,再自拟一道题目并给出答案。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交假币自责愧疚;

     ②表心意深受教育。(意近即可)

2、不能。这一段交待假币来历和辰的经济状况,为后文辰自责、赎罪埋下伏笔。(意近即可)

3、①老教授穿着寒酸;

     ②收到钱后被小偷偷走;

     ③收到假币却不知道学生在欺骗他。

     这三张假币来历不寻常,留下它是为当年帮助和爱护学生的行为留下见证和纪念。(意近即可)

4、示例:

     辰:可以及时直接向教授说明情况,表达内疚,向老师认错。免得内心长时间受到良心谴责。(言之有理即可)

     老教授:可以暗地里找辰谈话,及时指出他的错误,也可以允诺辰缓交学费或帮代交学费,这样可以让辰及时明白并纠正自己的错误。(言之有理即可)

5、示例:题目:“泪流满面”写出了辰当时怎样的心理活动?

                答案:写出了辰明白真相后内心的震撼,激动。(开放性试题,不设统一答案) 

多项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

自古宦者乱人之国,其源深于女祸。女,色而已;宦者之害,非一端也。盖其用事也近而习,其为心也专而忍。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而亲之。待其已信,然后惧以祸福而把持之。虽有忠臣、硕士列于朝廷,而人主以为去己疏远,不若起居饮食、前后左右之亲为可恃也。故前后左右者日益亲,则忠臣硕士日益疏,而人主之势日益孤。势孤,则惧祸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安危出其喜怒,祸患伏于帷闼①,则向之所谓可恃者,乃所以为患也。患已深而觉之,欲与疏远之臣图左右之亲近,缓之则养祸而益深,急之则挟人主以为质。虽有圣智,不能与谋,谋之而不可为,为之而不成。至其甚,则俱伤而两败。故其大者亡国,其次亡身,而使 * * 豪得借以为资而起,至抉其种类,尽杀以快天下之心而后已。此前史所载宦者之祸常如此者,非一世也!  

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夫女色之惑,不幸而不悟,则祸斯及矣;使其一悟,捽而去之可也。宦者之为祸,虽欲悔悟,而势有不得而去也。唐昭宗之事是已,故曰:深于女祸者,谓此也。可不戒哉! 

(节选自《五代史宦者传论》欧阳修)

【注】①帷闼(tà),帐幕和小门;这里指宫廷之内。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宦者之害,非一端也端:方面

B.小信固人之心固:使……牢固

C.患已深而觉之觉:觉察

D.不幸而不悟幸:宠幸小题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宦者谋取专权手段”的一组是 (   )

①能以小善中人之意  ②前后左右者日益亲  ③小信固人之心   ④图左右之亲近 ⑤急之则挟人主以为质  ⑥则惧祸之心日益切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②⑤⑥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主要讲的是宦官给国家造成的祸害,远远超过女色所造成的祸害。第一句“自古宦者乱人之国,其源深于女祸”,就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B.文章详细分析了宦官怎样通过“小善”“小信”而逐步把持 * * 的过程,指出宦官专权的严重后果。

C.宦官专政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必然产物,作者写此文意在警告帝王们不要轻信宦官,渐积养祸,有其进步意义。

D.作者以其犀角烛怪的史学家锐眼,提出了宦官祸害远胜于女色的见解,直接触及到历代王朝衰亡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