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读表3,回答下列问题。(10分)
表3: 北京市国内旅游客源的地区分布构成
地区 | 河北 | 辽宁 | 山东 | 江苏 | 湖北 | 河南 | 黑龙江 | 四川 | 吉林 | 山西 | 湖南 | 上海 | 内蒙古 | 陕西 | 广东 |
所占比例(%) | 12.35 | 10.30 | 6.9l | 5.45 | 5.40 | 5.25 | 5.02 | 5.02 | 4.82 | 4.80 | 3.84 | 3.52 | 3.40 | 3.02 | 3.0 |
(2)分析江苏省到北京旅游的人数多于河南省的原因。
(3)北京市旅游资源丰富,是我国吸引游客最多的城市。简述旅游业发展对北京城市发展的作用。
答案
(1)河北(1分) 河北省与北京的距离短(1分)
(2)江苏经济较发达,旅游消费需求多。(2分)
(3)从对经济、社会、文化有利和不利的作用回答。(6分,每个要点一分,共六个要点,合理即可得分)
(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因为河北省与北京的距离短,所以河北称为北京国内旅游的最大客源地。
(2)本题考查旅游活动的条件。旅游出行需要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江苏经济较发达,旅游消费需求多,所以江苏省到北京旅游的人数多于河南省。
(3)本题考查旅游业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
作用 | 表现 |
增加外汇收入, 回笼货币资金 | ①发展国际旅游,可以增加国家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②发展国内旅游可以刺激人们的消费需求,拓宽货币回笼渠道,加快货币回笼速度,促进市场的繁荣与稳定 |
增加经济收入, 缩小地区差异 | 有利于刺激和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经济收入 ②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可以得到发达地区的“经济注入”,有利于缩小地区差别 |
带动相关行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 ①带动饭店、餐饮、娱乐、交通运输、通讯、房地产、商贸、金融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农业、工业和旅游教育等相关部门和行业的发展;②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改变资源消耗型经济增长模式,实现各产业部门均衡发展 |
作用 | 表现 | 原 因 |
满足精神 文化需求 | 利用闲暇时间休养生息,恢复脑力和体力 | 旅游活动是超出人类生存需要和基本发展需要的高级消费形式 |
扩大知识视野,体验和了解异地的文化,丰富精神生活 | ||
增进对旅游地的了解,增加生活阅历,提高文化素质 | ||
促进文化交流与发展 | 扩大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强化了民族的认同感 | 旅游业具有涉外性特点,旅游与文化交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
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建设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 ||
促进传统文化的保护 | 民间传统习俗和文化活动重新得到开发和恢复 |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重要的旅游资源 |
传统的手工艺品因市场需求的扩大重新得到发展 | ||
传统的音乐、舞蹈、戏剧等重新受到重视和发掘 | ||
濒临湮灭的历史建筑重新得到修缮与管理 |
作用 | 表现 | 原 因 |
扩大对外开放,提高文明程度 | 旅游业带来了不同地区之间的货币流、商品流、科技流、信息流和人才流,对各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进而有效地提高旅游地的物质与精神文明程度 | 旅游业具有涉外性,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而旅游业的发展又可以推动对外开放 |
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稳定 | 发展旅游业可以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旅游业不仅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社会福利水平,而且促进了社会进步 | 旅游业属劳动密集型的服务性行业,具有劳动力需求量大、技术限制性小、人日培训期短等特点 |
促进社区建设,改善生活环境 | 为适应旅游业发展,旅游接待地区的基础设施会得以改进,生活服务设施和其他方便旅游者的设施也会有所增加,旅游环境会不断美化,从而可以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方便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 | 旅游业是综合性生产业,发展旅游业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