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实验题

小明同学在实验室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探究过程是:

【猜想与假设】弹簧弹力和弹簧伸长成正比例关系.

【设计与进行实验】

⑴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⑵在弹簧下端挂上钩码,当分别悬挂10g、20g钩码时,记下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

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⑷整理器材,进行实验数据分析并得出结论.

【交流与评估】

小明同学将实验数据记录在到下表中(重力加速度g=9.8m/s2 )

钩码质量m/g01020
标尺刻度x/10-2m6.008.0010.00
 

他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用描点法画出x-m图像如图所示,

根据图像于是小明得出结论:弹簧弹力和弹簧伸长不是正比例关系而是一次函数关系,自己先前的猜想是错误的.

⑴请说明小明结论错误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这个实验小明同学在【设计与进行实验】中的设计方案上还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x-m图像的纵坐标不是弹簧伸长量;(2)以三组测量数据不能得出普遍性物理规律,实验方案中应设计多测几组数据,并换用另外的弹簧多进行几次实验.

分析:该题考察了应用弹力与弹簧长度关系的图象分析问题,找出图线和坐标轴交点的物理意义.

解答:解:(1)x-m图象的纵坐标不是弹簧伸长量,而是弹簧的总长度,所以小明的结论是错误.

(2)该实验只测量三组数据不足以探究得出物理规律或测量数据太少,应该多测几组数据以减小实验误差,并换用另外的弹簧多进行几次实验.

故答案为:(1)x-m图象的纵坐标不是弹簧伸长量;(2)以三组测量数据不能得出普遍性物理规律,实验方案中应设计多测几组数据,并换用另外的弹簧多进行几次实验.

点评:在“探究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进行数据处理时,注意将物理问题与数学知识有机结合起来.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李颙,字中孚,盩厔人。又字二曲,二曲者,水曲曰盩,山曲曰厔也。布衣安贫,以理学倡导关中,关中士子多之。父可从,为明材官。崇祯十五年,张献忠郧西,巡抚汪乔年总督军务,可从随征讨贼。临行,挟一齿与颙母曰:“如不捷,吾当委骨沙场。子善教吾儿矣”遂行。兵败,死之。颙母葬其齿,曰“齿冢”。时颙年十六,母彭氏,日言忠孝节义以督之,颙亦事母孝。饥寒清苦,无所赁藉,而自拔流俗,以昌明关学为己任。有馈遗者,虽十反不受。或曰:“交道接礼,孟子不却。”颙曰:“我辈百不能学孟子,即此一事不守孟子家法,正自无害。”

先是颙闻父丧,欲之襄城求遗骸,以母老不可一日离,乃止。既丁母忧,庐墓三年,乃徒步之襄城,觅遗骸,不得,服斩衰昼夜哭。知县张允中为其父立祠,且造冢于战场,名之曰“义林”。常州知府骆钟麟尝师事颙,谓祠未能旦夕竣,请南下谒道南书院,且讲学以慰学者之望。颙赴之,讲于无锡,于江阴,于靖江、宜兴,所至学者云集。既而幡悔曰:“不孝!汝此行何事,而喋喋于此?”即戒行赴襄城。常州人士思慕之,为肖像于延陵书院。颙既至襄城,适祠成,乃哭祭招魂,取冢土西归附诸墓,持服如初丧。

康熙十八年,荐举博学鸿儒,称疾笃,舁床至省,水浆不入口,乃得予假。自是闭关,晏息土室,惟昆山顾炎武至则之。四十二年,圣祖西巡,召颙见,时颙已衰老,遣子慎言诣行在陈情,以所著四书复身录、二曲集奏进。上特赐御书“操志高洁”以奖之。颙谓:“孔、曾、思、孟,立言垂训,以成四书,盖欲学者体诸身,见诸行。充之为天德,达之为王道,有体有用,有补于世。否则假途进,于世无补,夫岂圣贤立言之初心,国家期望之本意耶?”居恒教人,一以反身实践为事,门人录之,为七卷。是时容城孙奇逢之学盛于北,余姚黄宗羲之学盛于南,与颙鼎足称三大儒。

(选自《清史稿·列传二百六十七》,有删改)

[注]①盩(zhōu)厔(zhì):县名,在陕西省,今作周至县。②斩衰:我国古代一种丧服名。“衰”通“缞”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关中士子多之宗:为众人所师法的人物

B.张献忠郧西寇:侵扰

C.惟昆山顾炎武至则之款:招待

D.否则假途进干:谋求小题2:以下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李颙“操志高洁”的一组是(3分)(   )

①布衣安贫,以理学倡导关中       ②如不捷,吾当委骨沙场

③有馈遗者,虽十反不受           ④所至学者云集

⑤以所著四书反身录、二曲集奏进   ⑥居恒教人,一以反身实践为事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③⑥

D.④⑤⑥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先儒立言垂训本应成为后继者遵循的处世典范,但李颙认为,只要端正自己的言行,即使与先哲的做法偶有相悖也无妨。

B.李颙知父丧,但不能留下老母独自去寻父遗骸,所以直到母亲去世,他先守孝满三年后再赴襄城哭祭其父,足见其孝心。

C.常州知府骆钟麟曾师从李颙,因颙父之祠未竣,故请李颙南下讲学,后为李颙立像于延陵书院,以表对恩师的思慕之情。

D.大儒李颙认为圣贤立言的本意是希望学者能够体会于心获得内在的充盈,实践于行可以达成王道,有知有行则有补益于世。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临行,挟一齿与颙母曰:“如不捷,吾当委骨沙场。子善教吾儿矣”遂行。(5分)

(2)知县张允中为其父立祠,且造冢于战场,名之曰“义林”(5分)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