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2013年3月5日——3月1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2986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亿万人民的重托,汇聚首都北京出席这次会议。出席本次会议的代表结构进一步优化。来自一线的工人、农民代表增加了155人。妇女代表比上届增加了62人。党政领导干部的代表人数比上届降低了近7%。此外,新选出的全国人大代表中,非公有经济的代表225名,少数民族代表409名。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国家机构组成人员,审议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以及其他有关决议。 

“人大代表就是要替人民说话,我这次也要说说农民工的心里话。”作为一名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康厚明这么说。 

阅读上述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1)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相关知识,说明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人民民主的?(3分) 

(2)材料体现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哪些职权?(2分) 

(3)结合康厚明代表的观点,说明人大代表为什么要“为人民说话”?(5分)

答案

(1)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肩负亿万人民的重托,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说明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1分)人大代表分别来自工人、农民、妇女、党政干部、少数民族和非公经济等不同领域,体现了民主主体的广泛性;(1分)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切实行使了管理国家的权力,体现了民主的制度保障和民主权利的真实性。(1分)人大代表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体现了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进步。(1分)(答出任意3点满分)

(2)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国家机构组成人员,体现了全国人大行使任免权;(1分)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等决议,体现了全国人大的监督权和决定权。(1分)

(3)从人大代表的产生来看,人大代表由选民选举产生,为此人大代表必须为人民说话;从人大代表的职责来看,人大代表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此,人大代表应该为人民说话;从人大代表的职权来看,他拥有审议权、质询权、提案权和表决权。为此,人大代表能够为人民说话。(每点2分,共5分)

题目分析:(1)作答时注意本题的答题范围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相关知识。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包括民主主体和广泛性和民主权利的广泛性;人民民主的真实性;以及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进一步完善,分别结合相关材料进行分析即可。

(2)作答时首先明确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较为简单。结合材料,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国家机构组成人员,体现了全国人大行使任免权;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等决议,体现了全国人大的监督权和决定权。

(3)考查课本基础知识,为记忆知识点,较为简单。可以从三个方面组织答案,从人大代表的产生来看,人大代表由选民选举产生;从人大代表的职责来看,人大代表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从人大代表的职权来看,他拥有审议权、质询权、提案权和表决权。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