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3月5日,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亿万人民的重托,从祖国各地汇聚首都北京,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全国人大代表由35个选举单位选出,代表结构进一步优化。省级政府组成部门领导干部代表比上届减少了1/3,来自一线的工人代表比上届增加了一倍以上,基层农民代表比上届增加了70%以上。
(1)结合材料一,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相关知识,说明材料是如何体现人民民主的?(7分)
材料二 随着人口剧增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气候、环境、健康安全等问题成为今年两会代表热议的话题。以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为核心,以减少碳排放的低碳生活将以立法的形式被大力推崇。
(2)结合材料二,运用“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的相关知识,谈谈公民应怎样构建“低碳生活”?(6分)
(1)①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亿万人民的重托,从祖国各地汇聚首都北京,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说明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2分)
②人大代表由35个选举单位选出,有政府部门领导干部、工人、基层农民等,说明了民主主体的广泛性。(2分)
③代表结构进一步优化,说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进步。(1分)
④通过人民代表大会人民实现了当家做主的权利,表明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保障,说明我国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2分)
(2)①公民应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权利的实现要求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公民有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但也应当承担责任履行节能减排的义务。(3分)
②公民应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 * * 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尊重公民对生活方式的选择。公民选择节能环保的“低碳生活”方式可以减少资源浪费,促进国家低碳经济发展。(3分)
题目分析:(1)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一,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相关知识,说明材料是如何体现人民民主的。解答本题学生首先要明确“人民民主专政”这一知识点中关于“人民民主”的具体知识点;其次,需要学生认真分析材料,从中找出答题的关键语句以确定答题的方向。题中材料“2013年3月5日,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亿万人民的重托,从祖国各地汇聚首都北京,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题中材料“全国人大代表由35个选举单位选出,代表结构进一步优化。省级政府组成部门领导干部代表比上届减少了1/3,来自一线的工人代表比上届增加了一倍以上,基层农民代表比上届增加了70%以上”,既说明了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特征,也说明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与进步;题中材料“我国人民可以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特征。
(2)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二,运用“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的相关知识,谈谈公民应怎样构建“低碳生活”。本题的切口不大,直接考查学生对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遵循的原则的理解与记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与国家是和谐统一的新型关系,国 * * 障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也要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在我国,公民有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国家尊重公民对生活方式的选择,公民也要也应当承担责任履行节能减排的义务。因此,学生可从公民应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坚持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等方面去分析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