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不定项选择

如图,质量为M的足够长金属导轨abcd放在光滑的绝缘水平面上。一电阻不计,质量为m的导体棒PQ放置在导轨上,始终与导轨接触良好,PQbc构成矩形。棒与导轨间动摩擦因数为μ,棒左侧有两个固定于水平面的立柱。导轨bc段长为L,开始时PQ左侧导轨的总电阻为R,右侧导轨单位长度的电阻为R0。以ef为界,其左侧匀强磁场方向竖直向上,右侧匀强磁场水平向左,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在t=0时,一水平向左的拉力F垂直作用于导轨的bc边上,使导轨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

(1)求回路中感应电动势及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表达式;

(2)经过多少时间拉力F达到最大值,拉力F的最大值为多少?

(3)某一过程中回路产生的焦耳热为Q,导轨克服摩擦力做功为W,求导轨动能的增加量。

答案

解:(1)感应电动势为E=BLv

导轨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v=at,E=BLat,s=at2/2

感应电流的表达式为I=BLv/R=BLat/(R+2R0×at2/2)=BLat/(R+R0at2

(2)导轨受安培力FA=BIL=B2L2at/(R+R0at2

摩擦力为Ff=μFN=μ(mg+BIL)=μ[mg+B2L2at/(R+R0at2)]

由牛顿定律F-FA-Ff=Ma,F=Ma+FA+Ff=Ma+μmg+(1+μ)B2L2at/(R+R0at2

式中当R/t=R0at

即t=时外力F取最大值,Fmax=Ma+μmg+(1+μ)B2L2

(3)设此过程中导轨运动距离为s,由动能定理W=△Ek

摩擦力为Ff=μ(mg+FA

摩擦力做功为W=μmgs+μWA=μmgs+μQ

s=

△Ek=Mas=(W-μQ )

综合题

(14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市场或多或少的都存在着,而且常常扮演着重要角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潘楼东去十字街,谓之土市子,又谓之竹竿市。又东十字大街,曰从行裹角,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潘楼东街巷》

材料二 大抵徽俗,人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其所积蓄,则十一在内,十九在外。

──王世贞《弇州四部稿》卷六一《赠程君五十序》

材料三 今闽省向销之江浙棉布及洋货等物,因被英夷所占,不克畅销,纵使竭力招徕,而全省之一隅之地,民间服用无多,又不克转鬻他省.揆之事势,断不能使华夷两货,并用兼行,是即有愿往江浙等省贩货之人,而销既不多,势必裹足;况现在商俱疲乏,更属招之不前。

——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一卷

材料四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

──邓 * *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1985年10月23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市场发展的特点。材料二反映了明代市场出现了怎样的新发展?(6分)

(2)材料三反映了近代中国市场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从本质上反映了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3)概括材料四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是怎样实现这一观点的。(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