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材料一:我国东西两地居民收入变化情况(单位:元/年);

2002年东部某市人均收入接近8000元,西部某市只是达到2000元;2003年东部某市人均收入超过8000元,西部某市2000多元;2004年东部某市人均收入接近10000元,西部某市只是达到3000元;2005年东部某市人均收入超过10000元,西部某市只是超过3000元.

材料二:截至2005年,每10万人口中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我国为868人,而日本为5234人,美国为3987人;在科技工人中,我国高级技工仅占4.6%,而发达国家为40%左右。2005年美国硅谷的产值是5800亿美元,相当于我国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

请问:(1)材料一中的图表说明了什么?(2分)

(2)材料二中的内容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2分)

(3)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2分)

(4)针对材料中出现的问题,我国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2分)

答案

(1)材料一:从图中看出两地的居民收入自2002年期逐年增加,人民生活水平得以提高,这是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从一个方面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分。从图中还可以看出,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着,不平衡显现,东西部发展差距较大,说明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2分

(2)材料二:说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2分。还表明生产力水平比较低。2分。

(3)两则材料共同说明我们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2分。(4)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毫不动摇的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2分。

题目分析:(1)阅读图表题要关注细节不管是东部还是西部,这生活水平每年都在递增,但还要看出递增的速度东西部是由差距的。(2)材料二中材料明显看出我国同西方国家在科技和科技人才及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方面的差距,考查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征的认识。(3)考查我国最基本的国情。(4)政府为主体来采取的措施一定要从方针政策大局的角度,在中国解决一切问题都要发展生产了,都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填空题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