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实验题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

小题1:下列操作正确的有             。(填选项前的代号)

A.在释放小车前,小车要靠近打点计时器

B.打点计时器应放在长木板的有滑轮一端

C.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D.电火花计时器应使用220V的直流电源小题2:若按正确的操作,打出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O、ABCD为依次选取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距离已在图中标示。打点计时器所用的电源频率为50Hz。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m/s2;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C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________m/s。(结果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

答案

小题1:AC

小题2:

小题1:打点计时器应该从纸带的靠近小车处打点,所以A正确;

为了使所打的点从静止开始,误差相对小一些,所以应先打开电源后松开释放小车,故C对;

小题2:根据相邻相同时间间隔内位移差为常数,所以

再由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在该地区修筑铁路,需要克服的主要困难有(  )

A.缺氧和冻土问题

B.沼泽和草地问题

C.沙丘和戈壁问题

D.溶洞和暗河问题小题2: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模式是(  )

A.山地畜牧业、绿洲农业

B.高寒畜牧业、河谷农业

C.河漫滩畜牧业、灌溉农业

D.农耕区畜牧业、生态农业小题3:该地区粮食作物高产的主要原因是(  )

A.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B.土壤肥沃,灌溉便利

C.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D.垦殖历史悠久,精耕细作小题4:该地区的农田、村镇和城市多分布在(  )

A.青海湖和察尔汗盐区周围

B.柴达木盆地边缘的绿洲

C.公路和铁路沿线

D.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小题5:图中等降水量线明显向北凸出的主要原因是(  )

A.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暖湿气流沿河谷深入

B.地处迎风坡

C.多锋面、气旋活动

D.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季风深入小题6:有关该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区有丰富的地热能资源

B.图中地区的海拔较高,因此气温低

C.图中甲处自然带表现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

D.图中甲处等降水量线密集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小题7:对甲、乙两地能源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石油比乙地丰富  

B.乙地水能比甲地丰富

C.甲地太阳能比乙地丰富 

D.乙地太阳能比甲地丰富

单项选择题 A2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