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实验题

(1)(12分)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A.在桌面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将两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绳与橡皮条的结点达到某一位置O,记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合力F′;

E、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F.比较力F′与F的大小和方向。

上述步骤中:

①有重要遗漏内容的步骤序号中                   ;遗漏内容分别是              __

②若他将遗漏内容补上后,如图(a)所示,是他利用坐标纸记下的橡皮筋结点位置O点及两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试在图(a)中作出无实验误差情况下F1和F2的合力图示,并用F′表示此力。

③图(b)是甲和乙两位同学分别做以上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哪一个比较符合实验事实?(力F是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时的图示)__________  

(a)                                         (b)

(2)(8分) ①某同学用如右图所示装置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若他在图示状态下开始做实验,请指出图中的主要错误是(至少写两项):                                           

②该同学要探究小车的加速度a和质量M的关系,应该保持        ;若该同学要探究加速度a和拉力F关系,应该保持        不变;

③他在实验中得到如下图所示纸带,纸带上的计数点用A、B、C、D、E表示。根据图上数据,小车经过B点时的速度是          m/s。(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

(1)(12分)①B和E(各1分)  

B应同时记下两细绳的方向 (2分)    E应将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点 (2分)

②作图 (4分)        ③A(2分)

(2) (8分) ①没有平衡摩擦力  细线与木板没有保持水平  打点计时器没有使用交流电源 实验开始前小车没有靠近打点计时器等 (每项2分)

②F不变   M不变 (各1分)     ③m/s (2分)

:(1)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力的图示法可以表示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因而要表示出分力,必修先测量出其大小和方向,故步骤B中遗漏了方向;合力与分力是一种等效替代的关系,替代的前提是等效,实验中合力与分力一定产生相同的形变效果,故步骤E中遗漏了使结点到达同样的位置;

合成的理论是平行四边形定则,故合力的理论值为F′;合力的实际值应通过实验直接测量,不需要用平行四边形定则理论,故实际值为F;

(2)安装仪器时我们需要注意:①平衡摩擦力,将木板一端垫高;②细线与木板平行,保证拉力在小车前进的方向上;③打点计时器需要用交流电源;④释放小车时应让小车从靠近计时器处释放,在纸带上打上尽量多的点;

本实验用到控制变量法,

纸带中B点瞬时速度是前4段位移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可求的。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