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图3表示沪汉蓉高速铁路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沪汉蓉高速铁路,全长2078公里,由上海出发,途经南京、合肥、武汉、重庆等城市,到达成都。全线通车后将连通我国华东沿海地区、华中地区和西南地区。

材料二:重庆万州拥有丰富的岩盐资源和天然气资源。

(1)该铁路全线地形区跨      级阶梯,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大致相同纬度的四川盆地冬季气温比同纬度长江三角洲地区要高,原因是                                  

(2)重庆万州地区地形条件复杂,但其发展工业突出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除自然因素外,发展工业的主要不利条件有               

                                                 

(3)近几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部分产业主要向苏北、安徽等地转移,这类产业主要属于        型产业,该地区承接这类产业的主要有利区位条件是               

(4)万州主动接受上海的产业转移,试分析这给万州带来的积极影响。

                                                                              

                                                                              

(5)试分析沪汉蓉铁路的建成对沿线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至少写3点)

                                                                            

                                                                            

答案

(1)二级     该地区北部有山地阻挡冷空气南下

(2)拥有丰富的岩盐资源和天然气资源(1分)

资金、技术、人才缺乏,交通不便利等。(2分)

(3)劳动密集      劳动力资源丰富

(4)促进万州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两区域之间分工与合作;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工业和城市化的发展;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居民收入;缓解发展资金不足的矛盾;增加财政收入等。(3分)

(5)缩短运行时间,提高客运能力;加强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中西部资源开发,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完善铁路交通网等;促进沿线旅游产业的发展等。(3分)

(1)成都、重庆位于我国第二阶梯,上海等位于我国第三阶梯。受地形影响,四川盆地冬季气温较高。

(2)本题开采工业的区位条件分析。有利自然条件从能源、资源方面分析;不利条件从资金、技术、交通等方面分析。

(3)本题考查产业转移的类型及区位条件。从发达地区转移到欠发达的产业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移入区的区位条件从劳动力、资源等方面分析。

(4)本题考查产业转移的影响。对移入区的影响从产业结构调整,区域间分工合作,劳动力就业,城市化发展等方面分析。

(5)交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从资源的开发、经济发展,完善交通网等方面分析。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

动物也在全球化        

张凯峰

  ①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人类社会正在变得越来越相似。人们使用同样的科技产品。追求同样的时尚,采取同样的生活方式,将来甚至还有可能使用同样的语言。“地球村”这个概念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词了。人类变得彼此越来越相似。这事好还是不好,人们还在争论。

  ②在野生动物的世界里,同样的事情也正在生。所有地方的野生动物也正在长得越来越像。科学家批评说,由于人类的流动,野生动植物也被迫加入了全球化的行列,从而使动植物品种的地区差异变得越来越淡。

  ③这种现象被称为“生物均质化”。这种观象对于生物世界的地区特性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威胁。己经引起了自然资源保护管理论者的高度重视。事实上,人们不久前才刚刚开始认识到“生物均质化”意味着什么。所有生物在所有的地方生活,结果是地球上的生物种类会变得越来越少,同一物种之下的品种也会变得越来越单一。

  ④对物种地区差异威胁最明显的应该数物种入侵,物种利用人类的全球化贸易运输侵入到其他地区,对当地的物种生存造成影响。比如说斑纹贻贝就通过船只播散到西欧和北美海域。这些入侵物种会使当地的食物链陷入混乱,剥夺某些本地物种的生存空间。

  ⑤对生物多样性的更大成胁来自于人类对土地用途的改变。人类城市的扩张以及生物栖息地的细碎化,使生物的生存环境越来越相似。这就会导致特定种类的生物过分繁盛。有些适应能力极强的物种便如鱼得水,比如蟑螂、乌鸦、老鼠、浣熊、红狐和鹿。

  ⑥有些大脑容量相对较大的鸟类在人类对环境进行改造的时候应付自如,知道如何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也能够很快接受前所未见的食物,而那些”小脑袋”鸟类就会受到相当太的打击,数量下降很快。于是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我们会越来越多地看到一些生物,而另一些则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⑦由于人类一些不恰当的做法,野生动物种群的基目资源正在不断减少,将来一旦环境发生重大改变,这将严重危及生态系统的适应力。

1、文章第③段中加粗的“这种现象”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看,造成“动物全球化”的具体原因有哪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⑥段说明的结论是什么。请具体分析这一结论是如何得出的。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从文中找出能够充分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一个句子并进行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