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诗云:“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扬州)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

  材料二 宋诗云:“远闻叫声声,衣服两大堆,件件来回经。”“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材料三 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胜魁(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秤砣用),其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

  材料四

图一 广州十三行
图二 19世纪后期经营洋布的商铺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二中,你能得到唐宋时期哪些商业发展方面的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材料三反映了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出现了怎样的新现象?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晋商发达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材料四中的两幅图所示的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这两种现象的出现对中国社会发展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影响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扬州是唐朝重要的商业城市,夜市繁荣;宋代商贩以歌唱的形式叫卖商品;政府不再限制商业活动的地点;“草市”有比较完善的饮食服务设施。

(2)现象:出现了区域性商人群体(商业资本活跃)。

  原因:主观上: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诚信为本的经营道德等。客观上:明清时期,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城镇经济繁荣。

(3)图一:原因: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颁布禁海令;影响: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中国与世隔绝,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

  图二:原因: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影响: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业纷纷破产,耕与织逐渐分离,从而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4)不利因素:重农抑商、海禁与闭关锁国等政策;分散的小农经济;安土重迁的思想观念;战争频繁等。

  有利条件:农业与手工业生产的发展、进步;商人对利润的追求;货币的统一和便捷;交通条件的改善;广大人民对物质、精神生活的追求。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某镇铜矿开采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非东北地区),2005年4月发生下列经营业务:
(1)开采铜矿石5000吨,在邻县收购未税铜矿石3000吨,收购未税锡矿石2000吨,贷款已支付。
(2)进口一台通风机,境外成交价格(POB)10000欧元,支付境外运输及保险费共计1000欧元、境外中介公司经纪费100欧元,企业缴纳进口环节税金后海关放行;支付从报关港口至厂区运费800元人民币,取得税务机关认定的运输企业开具的运费发票。
(3)进口铜矿石1000吨,支付货价10万美元,支付境外运输及保险费1000美元;经海关批准先行申报,申报进口日关税税率为4%,装载矿石的货船申报进境之日关税税率为3%。
(4)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自行开采的铜矿石2000吨,不含税单价45元/吨,合同规定本月收回60%货款,其余款项5月15日之前收回,本月实际收回贷款30000元;销售收购的铜矿石500吨,不含税单价50元/吨;采用托收承付方式销售自行开采的铜矿石 3000吨,不含税单价50元/吨,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由于购货方资金紧张,无法以货币资金支付贷款,经过多次协商,购货方以15万元的办公楼抵顶贷款。
(5)将开采的未税铜矿石2000吨加工成铜锭,本月将加工的铜锭的20%对外投资,承担投资风险;80%出售,取得不含税销售额172.8万元。
(6)转让一项在建项目,取得销售收入200万元,该在建项目已经完成土地前期开发,未进入施工阶段,前期工程费50万元;支付土地出让金110万元;转让抵债所得的办公楼,取得收入15.5万元。
(7)从一般纳税人购进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30万元、增值税5.1万元,支付运费1.2万元、装卸费0.1万元、公路建设基金0.8万元,并取得符合规定的运费发票。
(8)从县工具厂(小规模纳税人)购进材料,取得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2000元、增值税120元。
铜矿石资源税单位税额:开采企业所在地税额为1.2元/吨,邻县税额为1.4元/吨。锡矿石资源税单位税额:开采企业所在地税额为0.8元/吨,邻县税额为1元/吨。通风机关税税率为7%。
汇率:1欧元=10.65人民币元,1美元=8.27人民币元。
本月购进货物取得的相关票据,符合条件的均在本月通过认证并抵扣。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附:有关成本利润率和税率
成本利润率

名称成本利润率(%)名称成本利润率(%)
货物10化妆品5
甲类卷烟10鞭炮、焰火5
乙类卷烟5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6
雪茄烟5汽车轮胎5
烟丝5摩托车6
粮食白酒10小轿车8
薯类白酒5越野车6
其他酒5小客车5
酒精5建筑业10
护肤护发品5销售不动产20

                             消费税税率
税目税率(%)税目税率(%)
雪茄烟25税目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5
烟丝30鞭炮、焰火15
黄酒240元/吨汽车轮胎10
其他酒10摩托车10
酒精5小轿车8
化妆品30越野车5
护肤护发品8小客车5
啤酒:不含税出厂价格(含包装物及包装物押金)在3000元/吨(含3000元,不含增值税)以上的,定额税率为250元/吨;不含税出厂价格3000元/吨(不含增值税)以下的,定额税率为220元/吨;
汽油:无铅汽油0.2元/升,含铅汽油0.28元/升;
柴油:0.1元/升;
卷烟:调拨价50元/条以上(含50元)的,税率为45%;调拨价50元/条以下,税率为30%。定额税率为每标准箱(50000支)150元;
粮食白酒:比例税率为25%,定额税率为0.5元/斤;
薯类白酒:比例税率为15%,定额税率为0.5元/斤;
小轿车:对生产销售达到低污染排放值的小轿车,准予按应纳税额减征30%的消费税。

该企业本月应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合计( )元。(不包括代扣代缴的税金)

A.23125.90

B.22228.59

C.17750.79

D.1709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