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魏洛阳)“自延骷(里)以西……望宗所居也。民间号为王子坊。”……伊洛之间,夹御道,东有四夷馆……道西有四夷里;一曰归正,二曰归德,三曰慕化,四日慕义。……市东有適商、达货二里。里内之人,尽皆工巧屠贩为生,资财巨万……市南有调音、乐律二里。里内之人,丝竹退歌,天下妙伎出焉……市西有延酤、治觞二里。里内之人,多酒为业……市北有慈孝、奉终二里。星内之人,以卖棺椁为业,赁车为事……。”   ——(北魏)杨衙之《洛阳伽蓝记》

材料二  里坊,或称里、坊,是我国古代城市的基层居住单位。……(唐初长安城)“千百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昏而闭,五更而启”。……“诸侵巷街、阡陌者,杖七十。”……“中使郭里曼酒醉犯夜,杖杀之。”     ——李合群《论中国古代里坊制的崩溃》

材料三 (北宋东京)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余皆羹店、分茶、酒店、香药铺、居民。……南通一巷……并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街南桑家瓦子……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内中瓦子……可容数千人。……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乃马行街也,人烟浩闹。……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骈阗如此。……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1)根据材料一,指出北魏洛阳城市里、坊命名的原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与唐代长安相比,北宋东京城市有哪些新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原则:以儒家道德准则(或:以反映濡家文化所倡导的道德淮则的字词或含有褒义的有关字词)和以居住者的职业特征命名。看法:濡家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或:体现了儒家的夷夏观及以德政吸引感化蕃夷的思想);工商业的发展;社会等级的体现。

(2)发展:工商业繁荣;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或:打破了里坊界线);根据经营的形成不同的商业区;城市的经济文化功能大大增强(或:出现了市民阶层的娱乐场所)。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