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8日,中国铁道部发言人王勇平表示截止目前,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8.6万公里,居世界第二。预计2015年全国铁路运营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将位列世界第一。
读我国中长期铁路网发展规划图(部分),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解放前,有一首民谣:“姑娘出嫁到远方,马路又远又长,走了三十三天哟,才到新郎帐房。”该民谣是对当时______山高谷深、地形复杂、交通落后状况的形象描述。(1分)
A.黄土高原 B.青藏高原 C.横断山区 D.四川盆地
(2)铁路②⑤的修建成功,表明(多选) (2分)
A.自然条件是影响铁路建设的决定性因素
B.先进的技术能有效克服交通运输线建设的自然障碍
C.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首先要考虑填补地区空白
D.社会经济因素对铁路网规划影响特别大
(3)修建铁路③④,共同面临着哪些自然条件方面的困难?(2分)
(4)图示区域①路段在修建时面临的主要自然障碍是什么?(3分)
(5)铁路①③④建成后有哪些共同的社会经济效益?(3分)
(1)C(1分) (2)BD (2分)
(3)地形崎岖(山高谷深);(1分)多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1分)
(4)高原缺氧(1分)、多年冻土(1分)和生态环境脆弱(1分)。
(5)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1分)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地区稳定及巩固国防;(1分)完善我国的交通网。(1分)
本题考查我国的交通运输建设。第(1)题,横断山区山高谷深,解放前交通十分落后。第(2)题,②为青藏铁路,⑤为南昆铁路;对修建铁路来说,经济因素是基础,先进的科技是保障。第(3)题,铁路③④主要经过横断山区等地形区,地形崎岖、地质条件复杂,是我国地质灾害 多发地段。第(4)题,①路段主要位于青藏高原,这里海拔高,气温低,空气中氧含量低、冻土广布,生态环境脆弱。第(5)题,这些铁路线的修建对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增进民族团结、维护边疆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