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春运从1月8日开始至2月16日结束,共计40天。全国旅客运量达到31.58亿人次,同比增长9.1%。由于铁路运输能力的严重不足,我国许多地区高速公路蓬勃发展,2012年河南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6000公里。图表示铁路运输供需缺口图(铁路运输供需缺口= 经济发展需要的铁路网长度(DL)- 已建成的铁路网长度(SL))。据上述材料回答题
小题1:春运期间的多种运输线路中,运输旅客人次最多的是( )
A.铁路
B.公路
C.航空
D.水路小题2:有关春运旅客流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春节前主要是从江西、贵州、四川、湖南、河南、安徽等省前往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地区
B.春运客流构成主要是学生流、民工流和探亲流
C.春节后学生流向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杭州等高校集中地
D.农民工外出务工客流仍是春节客流的主要构成部分小题3:根据图信息判断,铁路运输压力最大的阶段是 ( )
A.T1
B.T2
C.T3
D.T4小题4:T4阶段,铁路运输供需缺口变化趋势主要表明 ( )
A.经济发展严重衰退
B.区域间贸易往来减少
C.工业化程度提高
D.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小题5:影响众多河南高速公路走向的主导因素是 ( )
A.地形因素
B.气候因素
C.劳动力因素
D.经济因素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C
小题4:D
小题5:D
题目分析:
小题1:结合材料反映,铁路运量严重不足,故反映承担春运运送人次最多的应为公路。
小题2:结合我国的人口流动特征,春运前应为人群的返乡潮,即人口应从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向我国中西部地区流动,A项错误。
小题3:在T3阶段,铁路运输供需缺口最大,此阶段铁路运输压力最大。
小题4:T4阶段,铁路运输供需缺口减小,说明铁路和其他等交通运输方式得到发展。
小题5:影响交通运输线走向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其次才是自然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材料我国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发展的基本概况,并能结合图示我国已建成铁路与需要的铁路网长度之间的关系比较分析,注意社会经济因素和自然因素对交通线布局的不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