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
材料二 “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盖都人公私荣干,夜深方归也。”“(汴京)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 ——《东京梦华录》
材料三 “城市”是由“城”——城墙及其所包围的地区和“市”——商品交换的场所、城墙内的一个区域连称而来。“城以盛民也”,筑城主要是为了保护人民。……一个城市的重要性取决于它在政治体系中的等级地位。自都城、省城、府城至县城,城市的建筑规格和面积依次减小。最初,市只是城内很小的区域,而且在时空上受到官府的严密控制。宋代以后,随着商业贸易的繁荣,城市的经济功能才逐渐增强,传统的政治中心城市商业繁荣,交通枢纽城市兴盛起来,并且出现了纯粹经济功能的工商业市镇。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三分析中国古代城市的功能及其变化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分析三则材料,宋代城市商业比唐代有了哪些重大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军事功能、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宋代以后城市的经济功能日益超过军事和政治功能。
(2)“市”分散在城中,临街而设,形成街市。原先禁止设“市”的界限不复存在;“市”的启闭也不再由官府统一规定时间,出现了“夜市”“晓市”等;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控;即“市”的时空限制被打破;商品交易量和规模增大;工商业市镇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