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赵丽宏的《蝈蝈》,然后回答问题。

  (1)窗台上挂起一只拳头大小的竹笼子。—只翠绿色的蝈蝈在笼子里不安地爬动着,两根又细又长的触须不时从竹笼的小圆扎里伸出来,可怜巴巴地摇晃几下,仿佛在呼唤、祈求着什么。     

  (2)“怪了,它怎么不肯叫呢?买的时候还叫得起劲。真怪了……”一位白发老人凑近蝈蝈笼子看了半天,嘴里在自言自语。     

  (3)老人的孙子和孙女,两个不满8岁的蔗子,也趴在窗台上看新鲜。     

  (4)“它不肯叫,准是怕生。”小女孩说。     

  (5)“把它关在笼子里,它生气呢!”     

  (6)小男孩说着,伸出小手去摘蝈蝈笼子。     

  (7)“小囡家,别瞎说!”老人把笼子挂到小孙子摘不到的地方,然后又说:“别着急,它一定会叫的!”     

  (8)整整一天,蝈蝈无声无息。两个孩子也差点把它忘了。        

  (9)第二天,老人从菜篮里拿出一只鲜红的尖头红辣椒,撕成细丝塞进小竹笼里,“吃了辣椒,它就会叫的。”他很自信。两个孩子又来了兴趣,趴在窗台上看蝈蝈怎样慢慢把一丝丝红辣椒吃进肚子里去。     

  (10)整个白天,蝈蝈还是没有吱声.只是不再在小笼子里爬上爬下。夜深人静的时候,蝈蝈突然叫起来,那叫声又清脆又响,把屋里所有的人都叫醒了。     

  (11)“听见么,它叫了,多好听”老人很有点得意。     

  (12)两个孩子睡眼朦胧,可还是高兴得手舞足蹈.把床板蹬得咚咚直响。     

  (13)蝈蝈一叫就再也没有停下来.从早到晚,不知疲倦地叫,叫……它不停地用那清脆洪亮的声音向这一家人宣告它的存在。很快,他们就习以为常了。蝈蝈的叫声仿佛成了这个家庭的一部分。     

  (14)蝈蝈的叫声毕竟太响了一点。在一个闷热得难以入睡的夜里,屋于里终于发出了怨言:      

  (15)“烦死了,真拿它没办法! ”说话的是孩子的父亲。     

  (16)“爸爸,蝈蝈为什么不停地叫呢?”     

  (17)男孩问了一句,可大人们谁也不回答。于是两个孩子自问自答了。     

  (18)“它大概也热得睡不着,所以叫。”     

  (19)“不!它是在哭呢!关在笼子里多难受,它在哭呢!”     

  (20)大人们静静地听着两个孩子的议论,只有白发老人,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叹息了—声…… 

  (21)早晨醒来时,听不见蝈蝈的叫声了。两个孩子趴在窗台上一看,小笼子还挂住那儿,可里面的蝈蝈不见了……     

  (22)“它咬破了笼子,逃走了。”老人看着窗外,自言自语地说。   

1、本文的线索、顺序各是什么(分条概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写了哪些人,他们对蝈蝈的态度各是怎样的(分条概述)?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发老人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叹息了一声”,老人为什么叹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人说:“它咬破了笼子,逃走了。”笼子真的是咬破的吗?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结尾有怎样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提示:与开头对应起来考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线索:蝈蝈;顺序 :时间

2、①孙子、孙女:好奇、感兴趣。

②父亲:发出怨言。  

③爷爷(白发老人):好奇买回,喜欢 ,不得已后放掉。

3、听了儿子的怨言,听了孙子、孙女的议论,觉得虽是好心买回,但让家人太吵,就好像是做错了事。所以叹息了一声。

4、不是。是老人叹息后采取的行动。

5、① 与开头形成呼应。可怜巴巴地摇晃几下,仿佛在呼唤、祈求着什么。“它咬破了笼子,逃走了。”老人看着窗外,自言自语地说。

② 结尾出人意料,。开头买回蝈蝈,尤其是叫了以后,人们那样高兴,可老人却把它放了。

③含蓄有让读者思考回味空间。

(意思对即可)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由单选和多选组成)

甲、乙、丙三个公司均为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资料如下:
(1) 2010年7月1日,甲公司可以银行存款1100万元和一项固定资产投资于内公司,取得丙公司2600万股普通股(占丙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50%,丙公司普通股的每股面值为1元),不考虑相关税费,采用权益法核算。该项固定资产账面原值为2200万元,已计提折旧8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双方确认的投资价值等于公允价值,该固定资产转让的公允价值为1500万元。2010年7月1日,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等于账面价值,均为5200万元。2011年1月1日,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为3200万元,公允价值为33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
(2) 2011年1月1日,甲公司以其拥有的对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520万股,换入乙公司的W生产设备一套和无形资产一项,并收到补价20万元。乙公司的W生产设备和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分别为550万元、40万元,公允价值分别为600万元、40万元,均未计提减值准备,似设转让过程中未发生相关税费。甲公司和乙公司不存在关联方关系。甲公司换出对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520万股后,持有对丙公司有表决权股份为40%,对丙公司仍具有重大影响。
(3) 甲公司取得的W生产设备经安装调试于2011年6月13日投入使用,发生的安装调试总支出为2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为0,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4) 乙公司2011年1月1日取得对丙公司的520万股股权投资后,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并按成本法核算,而且至3月31日尚未计提减值准备。2011年1月1日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6700万元。
(5) 乙公司于2011年4月1日以银行存款1500万元买入丙公司1040万股股票(不考虑相关税费),并将对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2011年4月1日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7300万元。2011年4月1日,丙公司除一台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不同外,其他资产的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相等,该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为600万元,账面价值为20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汁提折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10年,无残值。
(6) 丙公司成立于2010年7月1日,2010年度实现净利润1200万元。其股东权益变动除利润因素外,无其他事项,年终除提取盈余公积外无其他利润分配事项。2011年1月1日股东权益有关账户的余额为:“股本”贷方余额为5200万元,“盈余公积”贷方余额为120万元,“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方余额为1080万元。
(7) 2011年9月5日,丙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使资本公积增加100万元。
(8) 2012年4月30日丙公司完成了2011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
(9) 丙公司2011年1~3月实现净利润500万元,4~12月实现净利润1100万元。2012年3月5日丙公司董事会作出如下决议:按2011年度实现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向投资者分配现金股利,每10股派2元。丙公司2011年的年报于2012年3月15批准对外报出。
(10) 假定不考虑内部交易、增值税和所得税的影响。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丙公司2011年度净资产收益率为( )。

A.22.07%

B.15.17%

C.21.05%

D.1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