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包过滤防火墙通过()来确定数据包是否能通过。

A.路由表

B.ARP表

C.NAT表

D.过滤规则

答案

参考答案:D

解析:

[分析]: 包过滤型防火墙工作在OSI网络参考模型的网络层和传输层,它根据数据包头源地址,目的地址、端口号和协议类型等标志确定是否允许通过。只有满足过滤条件的数据包才被转发到相应的目的地,其余数据包则被从数据流中丢弃。

包过滤方式是一种通用、廉价和有效的安全手段。之所以通用,是因为它不是针对各个具体的网络服务采取特殊的处理方式,适用于所有网络服务;之所以廉价,是因为大多数路由器都提供数据包过滤功能,所以这类防火墙多数是由路由器集成的;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绝大多数企业安全要求。

在整个防火墙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包过滤技术出现了两种不同版本,称为“第一代静态包过滤”和“第二代动态包过滤”。

第一代静态包过滤类型防火墙

这类防火墙几乎是与路由器同时产生的,它是根据定义好的过滤规则审查每个数据包,以便确定其是否与某一条包过滤规则匹配。过滤规则基于数据包的报头信息进行制订。报头信息中包括IP源地址、IP目标地址、传输协议(如TCP、UDP和ICMP等)、 TCP/UDP目标端口和ICMP消息类型等。

第二代动态包过滤类型防火墙

这类防火墙采用动态设置包过滤规则的方法,避免了静态包过滤所具有的问题。这种技术后来发展成为包状态监测(Stateful Inspection)技术。采用这种技术的防火墙对通过其建立的每一个连接都进行跟踪,并且根据需要可动态地在过滤规则中增加或更新条目。

包过滤方式的优点是不用改动客户机和主机上的应用程序,因为它工作在网络层和传输层,与应用层无关。但其弱点也是明显的,过滤判别的依据只是网络层和传输层的有限信息,因而各种安全要求不可能充分满足;在许多过滤器中,过滤规则的数目是有限制的,且随着规则数目的增加,性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由于缺少上下文关联信息,不能有效地过滤如UDP、RPC(远程过程调用)一类的协议。另外,大多数过滤器中缺少审计和报警机制,它只能依据包头信息,而不能对用户身份进行验证,很容易受到“地址欺骗型”攻击。对安全管理人员素质要求高,建立安全规则时,必须对协议本身及其在不同应用程序中的作用有较深入的理解。因此,过滤器通常是和应用网关配合使用,共同组成防火墙系统。

问答题 简答题
问答题

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重庆二外七年级某班在漫游语文世界的活动中,准备办一份文学手抄小报。通过小报给同学们一个展示写作才华、阅读精美文章、交流新闻信息的平台。为了办好手抄小报,现在请献出你的智慧,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为手抄小报取一个富有深意的名字,并说说你取此名的用意。

                                                                                                                                                   

(2)请你为手抄小报设计几个栏目并概括其主要内容(至少三个),要求语言精练,意蕴丰富。

         栏目一:                                                                                                      

         栏目二:                                                                                                      

         栏目三:                                                                                                      

(3)某同学在他的小报上登了“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这则广告词,同学们都说这句广告词好,你说说这句广告词好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