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已知A~K均为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D为金属单质,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水及其他部分产物已略去。

请回答以下问题:

(1)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F中通入足量CO2生成K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①检验物质J的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物质E溶于水,其溶液呈酸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

③某高效净水剂是由D(OH)SO4聚合得到的。工业上以DSO4、稀硫酸和亚硝酸钠为原料来制备D(OH)SO4,反应中有NO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答案

(1)Fe2O3+2AlAl2O3+2Fe

(2)

(3)

(4)①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则证明原溶液中含有Fe3+

③2FeSO4+2NaNO2+H2SO4=2Fe(OH)SO4+Na2SO4+2NO↑

由“I(红褐色固体)”知,I为Fe(OH)3,则J为FeCl3,B为Fe2O3,H为Fe(OH)2,G为FeCl2,结合“D为金属单质”知,D为Fe;由“A为金属单质及A+B C+D”知,A为Al,C为Al2O3,则E为AlCl3,F为NaAlO2,K为Al(OH)3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案情] 老方创作的纪实小说《村支书的苦与乐》,以某县吴村村支部书记吴某为原型进行创作,其中描述了他与村霸林甲(以林甲为原型)之间斗智斗勇的冲突场面。小说在《山南海北》杂志发表后,林甲认为小说将村支书作为正义的化身进行描述,将自己作为“村霸”进行刻画,侵犯其名誉权。林甲起诉老方,请求赔偿经济损失2万元并赔礼道歉。
法院受理本案后,追加杂志社为共同被告。由于林甲死亡,法院变更其子林乙为原告,其后又准许林乙将请求赔偿经济损失的数额变更为3万元。一审过程中,被告提出了当地镇党委处理林甲相关问题的决定(档案材料)作为证据,证明小说的描述有事实根据。一审判决认为,镇党委办公室虽然给老方提供了处理决定(档案材料),但并未明确同意可据此创作小说,故该材料不能作为证据;同时认为,杂志社编辑与作家老方和林甲虽不认识,难以核实有关事实,但也不能免除侵权责任,故认定老方和杂志社构成侵权,判决赔偿经济损失3万元,并在《山南海北》上刊登小说情节失实的声明以消除影响。判决未涉及赔礼道歉的问题。
林乙、老方和杂志社均提出了上诉,二审法院经过书面审查,未接触当事人,直接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一审法院经过重审,判决支持了原告的全部诉讼请求,双方当事人均未再提出上诉。老方和杂志社在判决确定的期限内履行了赔偿义务,但拒绝赔礼道歉。

如何评价法院在一审程序中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