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

相  逢

  我挺着胸,昂着头,从川流不息的人群中走过。不时有人向我投过羡慕的目光。我知道,这是我的校徽吸引着他们——要知道,是全国名牌大学哩。

  天真热,口渴了,买根冰棍。    

  “同志,买根冰棍。”我走到一个冰棍箱前,递上钱。    

  “是你,刘健!”卖冰棍的女青年居然喊出我的名字。  

  啊,原来是她,我中学时的同学王敏。    

  10年未见,今日相逢,很有感慨。    

,“怎么,你考上大学了?”这问话,既惊喜,又羡慕。     

  “77年考上的。”我并不掩饰内心的得意。记得在中学时,在班级,她总是考第一名,我怎么用功,也只是第二名,一直不服气。可如今——我感到了两人间的距离。    

  “你现在做什么?”好像是明知故问,话一出口,我自己也觉得不妥。    

  “待业青年,卖冰棍。”她不卑不亢,却微笑着。    

  “呃,为啥没考大学?”   

  “准备考了,偏赶上考试那几天,病倒了。”    

   不幸。一件偶然的小事,往往决定一个人的一生。我沉吟了一下,说:    

  “机会还是有的,你基础很好,自学也可以成材嘛。”    

  是安慰,是怜悯,还是鼓励?我也说不清。    

  “你学什么专业?”她一面给人拿冰棍,一面漫不经心地问。是满不在乎,还是故作镇静;真猜不透。    

  “中文系,现代汉语专业。”    

  “哎呀,太巧了!有个杨天民教授,你认识吗?”她突然兴奋地问。    

  “怎么,你认识杨天民教授?”杨天民是全校师生敬仰的老教授,她居然打听起他来,真让我惊惑不解。   

   “我考上了他的研究生,今天才接到的通知。”她平静地说。  

  我愕然了,霎时间,看到了我同她之间真正的距离……

1、本文虽然短小,但情节曲折,请用6个简短的语句概括地表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写作的中心是(    )   

A、记叙一位名牌大学生与落榜女同学相逢。   

B、写一位名牌大学生安慰落榜后卖冰棍的女同学。   

C、写文中的“我”与女青年的距离大。   

D、写“我”在与中学女同学相遇时的对话之后,发现了自己与她之间真正的距离。

3、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态度?   

(1)对“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王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塑造人物方面,本文主要运用的方法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

5、谈谈你对全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0年之后同学巧遇→身份不同感到距离→错过考试令人同情→打听教授令人不解→卧薪尝胆顺利考研→霎时猛悟真正距离  

2、D  

3、(1)批评 “我”的自傲。(2)赞扬她的自强和谦虚的品质。  

4、对话(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  

5、“我”与她的对话,使“我”猛然间醒悟:在“我”为自己考上名牌大学沾沾自喜时,她却不甘失败默默努力考上了研究生。相比之下,“我”的自傲与她的自强自谦形成反差,而这才是我们间真正的距离。(意思对即可)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现代文阅读

  放寒假前,老师布置了一道作业,每个同学都要在寒假期间给自己的父亲洗一次脚。

  二十年来,他与父亲之间的交流仅止于父亲问他成绩,在学校的生活情况,学费、生活费是多余的话语。简单的一问一答,除此之外,似乎没有多少。有的时候,他也希望父亲的一个拥抱,像电影上那样,可那毕竟是在电影里。

  但是,终于,他还是开口了,家里没有其他人的时候,装着轻松地对父亲说了。然后急急地补充道:“这可是我们老师布置的一道作业。”

  父亲的脸上先是诧异,然后笑了。他看出了儿子的窘迫,便说:“好啊,好啊。你先去打一盆水来。”一切似乎是轻松了,他去井边打水,兑上热水,调好温度,然后,端到父亲身边。父亲已经脱下了自己的鞋袜,像个孩子一样坐在椅子上,看着他过来。

  他忙把水送到他的脚边,父亲的脚放进了水里。水溢了一些出来,他没有想到父亲的脚这么大。

  “温度怎么样?”他问。“蛮好蛮好!”父亲说。

  然后,再怎么办?他问自己。那双脚就在自己的面前,他想用手去触摸它,可是,心里却有些犹豫。

  不由自主地想:若干年前,自己的一双小脚在这样的盆里,是怎样的情景?白嫩,柔软,活泼如一条小鱼,在父母的手下仍不妥帖,将水溅了一地,得意地嘻笑,直到他们生气。

  而眼前的这双脚,是父亲的,宽大,粗糙,棱角分明,在水里却安静得有些羞怯

  自己心里有微微的酸。

  “帮我拿毛巾来。”父亲说。

  忙去抽下衣架上的毛巾,递给了父亲。

  突然,他又扯过了毛巾,他说:“不,还是让我给你擦脚吧。”

  于是,父亲的脚就在自己的手下了,像一个孩子,小小的孩子一般在自己的手里。他第一次这么近这么近地看到自己的父亲。

  触目惊心的是,脚板的前掌和后跟上那硬硬的厚茧,有的地方都裂开了一道细小的口子,里面有黑色的泥,让人想起那无尽岁月的万里风尘,它走过来,像一件活着的文物。

  心里的那股酸,冲到了鼻腔。这时,父亲将脚缩了回去。“好了好了,洗好了。”他开始往脚上套袜子。

  那双袜子,似曾相识,哦,是自己穿破了扔在家里的,却又被父亲穿在了自己的脚上。脚趾上的那个洞用粗线绞了几针,像一个写错了的字上面被乱画了几笔以示涂改过。

  “我倒水去了。”他说。然后,急急地往屋外走去,一路上,洒了好多水。他不知道,屋子里的父亲,一个人坐在椅子上,一边往自己的脚上穿着袜子,一边想着,他自己的父亲。自己这一生还没曾给父亲洗过脚,自己是不是也应该,像儿子今天这样,给自己的父亲也洗一洗脚?   

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加粗处两句一再写到他感到“心酸”,他为什么感到“心酸”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的两处文字,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你说出对比的内容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最后一段中描写父亲的心理活动的句子,是否是多余之笔?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除了心理描写外,还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请写出两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