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开放强大的文化活力,蓬勃的贸易经济,突破了宋以前京师关于夜市的禁令……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朝着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店铺。……坊市制度的崩溃,商业街取代商业区的市,御街两旁“许市人买卖其间”,这些都是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当时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二万多户,其中640家资本雄厚的商户,分别属于160行,囊括米、盐、茶等各类商品贸易。号称“正店”的大酒楼有170家,兼具饮食与商品贸易的多种功能,作为商人验看商品质量、商定商品价格、签订契约的场所。……酒楼、茶坊适应商业大潮,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冯天瑜主编《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南京“织机愈。百张”,繁阜喧盛。——岳麓版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Ⅱ
材料三 洋务运动主要企业分布示意图。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东京出现“前代都市所来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的表现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反映出明清时期城市经济有什么新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述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三反映出洋务运动时期近代企业所在的城市分布有什么特点?形成其特点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经济功能增强,商业贸易繁荣;城市布局打破了坊市界限,放松了对商业活动的限制;出现了比较完善的饮食、娱乐服务设施;货币经济得到发展等。原因:农耕经济的发展;政府商业政策的放松;政治中心的影响;东京处于汴河附近,交通便利。
(2)新特点:专业化城市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3)古代城市的发展趋势: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城市发展;农村人口不断走向城市,城市人口逐渐增多,城市规模逐渐扩大;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生活和观念逐渐发生变化。
(4)特点:主要集中于沿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大中城市。原因:这些城市大都是两次鸦片战争后开辟的通商口岸,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这些城市倾销商品,加速了当地自然经济的解体;扩大了劳动力市场和消费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