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对于散见于不同规范性法律文件中的属于某一部门法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进行审查、修改和补充,编成具有完整结构的统一法典的活动,称为:

A.法的汇编

B.法典编纂

C.规范汇编

D.法的清理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所谓法典编纂是指对散见于不同的规范性文件中的属于某一部门法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进行审查、修改和补充,编纂成具有完整结构的统一的法典的活动。它是国家的法的制定活动之一,只能由国家的立法机关进行,由此可知题中的情形应称为法典编纂。

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时期的铁锄(1953年出土于湖南长沙子弹库)

管仲对(齐桓公)曰:“……美金(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铁)以铸锄、夷、斤,试诸壤土,

则甲兵大定!”

——《国语•齐语》

在我国,铁器的出现可以追溯到3 300年前的商代中期……但当时的铁是自然陨铁,而不是人

工冶铁。那么根据考古发现,我国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到2 500年前后,也就是春秋战国

之际,铁器已经有了斧、锄、凿和各种刀具,从而社会历史进入铁器时代。

——中国社会科学院白云翔

材料二:春秋时期,随着铁制工具的使用,公社及其所有制即井田制度的内部量变,农业经

济的发达,各国的手工生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大凡礼器、兵器、车器之属的生产,国家设

有工正、工师、工尹等官吏管理,各种手工业仍由官府控制,而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则由所

谓“工肆之人”“百工居肆,以成其事”的民间手工业者自产自销。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三:明代朱德润在《飞洪桥诗》中描述了运河两岸的景象:“日中市贸群物聚,红毯碧

碗堆如山,商人嗜利暮不散,酒楼歌馆相喧阗。”运河的贯通,使沿岸的城镇形成了一道新

兴的文化带。明清两代山东出了10名状元,其中有6名出自该文化带。运河沿岸的济宁,

作为中国传统儒学的根据地,明以前民间信仰较为单一和正统。晚清以后,金龙四大王崇拜、

天妃信仰、关帝崇拜等开始传来。同时,运河的贯通也使人们逐渐由“尚俭崇朴”“循规蹈

矩”向“糜然向奢”“违礼越制”转变。

——《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社会变迁》

请回答:

⑴材料一的内容是围绕什么主题选取的?能证明这一主题的最有价值的材料是哪一个?你的

理由是什么?(6分)

⑵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当时手工业生产的特点。(6分)

⑶据材料三,分析运河航运对当地产生的影响。(8分)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里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陈涉起而王陈,立魏咎为魏王,陈平从少年往事魏王咎于临济。说魏王不听,人或谗之,陈平亡去。平遂至修武降汉。其后,楚急攻,围汉王于荥阳城。久之,汉王患之,谓陈平曰:“天下纷纷,何时定乎?”陈平曰:“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顾楚有可乱者。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昧、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汉王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陈平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宣言诸将钟离昧等为项王将,功多矣,然而终不得裂地而王,咸与汉为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项羽果意不信钟离昧等。项王既疑之,使使至汉。汉王为太牢具,举进。见楚使,详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复持去,更以恶草具进楚使。楚使归,具以报项王。项王果大疑亚父,亚父欲急攻下荥阳城,项王不信,不肯听。亚父闻项王疑之,乃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请骸骨归!”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史记.陈丞相世家》)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善,陈孺子为宰      臣壮也,犹不如人。

B.陈涉起王陈        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C.汉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  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D.吾以为亚父使,项王使   良入,具告沛公。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陈平的离间奇谋的一组是(  )

①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   

②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

③更以恶草具进楚使          

④宣言……咸与汉为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

⑤详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

⑥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A.①②④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平少有大志,足智多谋。刘邦荥阳被围,他利用楚军中存在的可以导致混乱的因素,行反间计,使得项羽怀疑刚直忠诚之臣,成功地分裂了楚军。

B.刘邦能够用贤不疑、不吝重金。他接受了陈平的反间计,让陈平便宜从事;又依计而行,故意降低规格接待楚使,加深了项羽疑心。

C.项羽听信谗言,猜忌多疑。这样的的性格弱点,使得他无法招致天下正直有节的人才,也使他生疑中计,贻误了战机。

D.范增颇有谋略、性情刚直。他欲急攻荥阳,体现了正确的战略主张;但他又任气使性,面对项羽的生疑,他忿而离去,最终使敌人的计谋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