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首次成建制较大规模、远距离、多军兵种参加联合军演的代号是

A.“和平使命—2007”

B.“勇士—2007”

C.“反恐之剑—2007”

D.“确山—2007”

答案

参考答案:A

解析: 2007年7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参加“和平使命—2007”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武装力量联合反恐军事演习部队首批铁路输送的300多名官兵,在新疆吐鲁番启程开赴俄罗斯境内演习地城。这次演习,是人民解放军历史上首次成建制较大规模、远距离、多军兵种出境参加联合军演,也是上海合作组织全体成员国参加的首次联合反恐军事演习。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安石出“青苗法”使辙熟议,曰:“有不便,以告勿疑。”辙曰:“经钱贷民,使出息二分,本以拯民,非为利也。然出纳之际,吏缘为 * * ,虽有法不能禁,钱至良民不免妄用;用其纳钱,虽富民不免逾限。如此,恐鞭垂必用,州县之事不胜烦矣……。”安石曰:“君言诚有理,当徐思之。”自此逾月不言青苗。

——引自《苏辙传》

材料二  熙宁三年二月一日,大名府判韩琦上书曰:“今乃乡村第一等而下,皆立借钱贯陌,三等以上更许增数,坊郭户有物业抵挡者,依青苗例支借,且乡村上三等并坊郭有物业户,乃从来兼并之家也,今皆多得借钱一千,令纳一千三百,则是官戏患钱。”

——引自《宋史·食货》

材料三 司马光曰:“今青苗之害者,不过谓使者骚动州县,为今日之患耳。而臣之所忧,乃在十年之外,非今日也。夫民之贫富,由勤惰不同,惰者常乏,故必资于人。今出钱贷民而敛其息,富者不愿取,使者以多散为功,一切抑配(强迫借贷交息)。恐其逋员,必须令贫富相保,贫者无可偿,则散之四方;富者不能去,必责使代偿数家之员。春算秋计,展转日滋,贫者既尽,富者亦贫。十年之外,百姓无复存矣。”

——引自《宋史·司马光传》

请回答:

(1)围绕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三则材料的观点有什么相似?提出的理由有什么不同? 

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针对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展开讨论,下面是两位学生的观点:

学生甲:青苗法类似今天的银行贷款,打击了当时普遍存在的高利贷行为,对人民有利。

学生乙:青苗法是国家向人民敲诈勒索,纯粹是为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2)你同意谁的观点?试述你的理由。

(3)在古代农耕文明时代,小农经济一直是历代统治的基础。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为发展和巩固小农经济分别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