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的崛起,世界经济和海洋运输的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分析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1:世界海洋运输的区域集散趋势表(运量比重:%)。
年份 | 类型 | 北美 | 欧洲 | 东亚 | 地中海 及中东 | 南亚 | 中美 | 南美 | 澳新 | 非洲 |
1970 | 运量 | 30.9 | 50.1 | 6.3 | 1.3 | - | - | - | 8.4 | - |
2003 | 运量 | 13.4 | 12.4 | 53.2 | 13 | 2.3 | 2.4 | 1 | 1.6 | 0.7 |
材料3:下图是“南海区位示意图”。
(l)根据材料1、2,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海洋运输的空间格局发生了从以________为中心,向以__________为中心的转变,并逐步形成以________洋为中心的世界经济新格局。(3分)
(2)根据材料3,南海地处________洲和________洲,________洋和________洋之间的交通要道。南海逐步成为我国经济的“海上生命线”,其原因是什么?(6分)
(3)在太平洋经济圈中,亚洲货物运往北美一般采用M航线(如材料2所示)。请分析其形成原因。(3分)
(4)分析N国吸引我国制鞋、纺织等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4分)
(1)欧美 东亚 太平
(2)亚 大洋 太平 印度
我国是世界工厂和最大资源进口国之一,需进口大量原料和燃料,出口产品。因此南海是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海上生命线”。
(3)M航线属于大圆航线,路程短;M航线受西风带和北太平洋暖流的影响,顺风顺水。
(4)N是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低廉的地价;国家政策的支持;N临海,交通便利,便于对外输出产品。
(1)根据表格资料和图示,可以看出运输格局由以欧美为中心向以东亚为中心转变。太平洋逐渐成为世界经济新格局的中心。
(2)根据材料3,可以看出南海处于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联系亚洲和大洋洲的交通要道地位。南海是我国进出口商品的必经之路。
(3)该路线符合球面上最短距离的要求,并能充分利用西风带和北太平洋暖流,顺风顺水。
(4)从劳动力价格、土地价格、国家政策、交通运输条件等方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