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分析题 材料1 资本主义曾经一只手挥舞《国富论》,一只脚耀武扬威地践踏在对手社会主义的尸体上,欢迎新千年的到来;然而几乎在新旧世纪尚未交替时,这种胜利就开始显得得不偿失。事实上,我们也许还发现资本主义世界在依依不舍地回头顾盼它曾经竭力压制的社会主义事业。毕竟社会主义一心想的是消灭剥夺、而不是消灭有产阶级。它的武器是大罢工和群众斗争,而不是炭疽和卑鄙的核炸弹。它的目标是要人们生活富足,而不是要他们从饱受战争创伤的城市沙漠中寻觅稀有的食物。社会主义是我们通过改变恐怖主义的滋生环境将其消灭的最后机会。 摘自英国《卫报》2002年5月18日文章《历史笑到最后》 材料2 无论是左派、右派还是中间派,谈起布什政府外交政策的根本性调整,所有政治流派的观察家都提出了相同的看法。布什上台后,尤其是“9·11”事件以来,美国处理全球事务的方式逐渐背离了二战后的多边主义,转而理直气壮地奉行单边主义.然而单边主义这个词还不足以表达美国在世界范围内崭新的权势。政治学家们称当前时代为美国霸权时代。美国不仅仅是一个超级大国,而且是全球的霸主。还有一些人,尤其是欧洲人的说法更为直率,他们称美国是一个帝国, 摘自美国《外交政策聚集》2002年7月2日文章《走单边主义道路是自拆台脚》 材料3 这种以剥削和奴役为特点的世界体系是在1492年10月12日欧洲人入侵西半球时建立起来的,大西洋资产阶级企图使其永恒存在的努力令人深感不安。西方世界轻而易举地就在巴拿马、伊拉克、科索沃和阿富汗连续取得军事胜利,恢复了19世纪古典帝国主义阶段的行事方式:将政治上的最后通牒和军事打击并用作为外交政策的基本工具。苏联的存在还曾经遏制过这一传统工具在社会主义国家和某些第三世界国家的应用,但现在苏联已经消亡了,整个人类又成为小布什帝国主义逻辑的牺牲品。 摘自西班牙《起义报》2002年8月1日文章《21世纪的社会主义》 材料4 波兰实行经济私有化已经13年了,从那时起,所有原来的国有企业都落入私人之手。对经济私有化的结果波兰人怎么着 在“你对经济私有化持肯定态度还是否定态度”的问题上,87%的波兰人回答是:“否定”。《选举日报》最后得出了一个沉重的结论:在国家经济重组13年之后,有75%的波兰人认为私有化是一种偷盗行为。对经济私有化的反感代表着波兰人对自己国家发生的变革的全盘否定。 波兰民众的意见反映了波兰目前的社会经济状况。私有化时许下的承诺只有一小部分得以实现,而且只是在很小范围内。商品的质量以及服务的确好转了,但是很大一部分波兰人买不起这些商品。另外,这些质量更好的产品并不是波兰货,波兰货大部分都因无法抵御国外产品的竞争而消失了。这就造成了大批工厂企业倒闭,失业率急剧上升,其中也包括重工业和矿业,这是波兰又一个面临倒闭的经济支柱。社会保障体系几乎完全瘫痪了。私有化没有像预想的那样为社会保障系统带来更多资金,倒是带来了众多需要救济的失业者,越来越多的居民无法得到必要的医疗、教育、住房以及体面的退休。 摘自西班牙《起义报》2002年9月2日文章《波兰怀念社会主义》 材料5 这里有一个严重的错误,一种不可原谅的错觉:不是一种全球化,而是两种全球化。这两种全球化绝对不一样,而且越来越被看得见的高墙明显分开。 在这个高墙的内部有不到30个国家,它强大核心是7国集团,在这里面生活着世界11%的人口,而且其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70%。如果我们不谈论国家,只谈论人,那么我们发现,地球上6%的人口(其中有98%的人居住在最富裕的国家中)占据着全球财富的59%。 在大墙的外面是另外一种全球化,即贫困的全球化,落后全球化和不发达全球化.在这种全球化中生活着地球上的80%的人口,他们生活在贫困之中。在这些人口中,有33%的人正在死于饥饿。 摘自西班牙《起义报》2002年7月14日文章《两种全球化》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如下问题: (1)材料1说:“资本主义曾经一只手挥舞《国富论》,一只脚耀武扬威地践踏在对手社会主义的尸体上,欢迎新千年的到来;然而几乎在新旧世纪尚未交替时,这种胜利就开始显得得不偿失”。结合所有材料,回答为什么说“这种胜利”“得不偿失” (2)材料4说,“对经济私有化的反感代表着波兰人对自己国家发生的变革的全盘否定”。为什么波兰人民要否定自己国家发生的变革波兰人民否定波兰发生的变革表明了什么 (3)材料5认为,当今世界存在两种全球化,一种是权力和财富集中到少数国家和人的全球化,一种是贫穷的全球化。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产生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 选做题Ⅱ 下列是有关农业发展的材料 材料1 据统计,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农业生产年均发展速度达到6.7%,远远超出同期世界农业的平均发展水平.1991年以来,在世界粮食增产总量中,我国占32%;在世界肉类增产总量中,我国占80%以上。我国粮、油、糖的产量1997年分别比1978年增长1.1倍、3.1倍及2.9倍。其中,粮食产量年均增速达到2.7%,远远超过人口增长速度。 材料2 据统计,改革20年来,我国农民收入不断提高,生活不断改善。与1978年相比,我国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由134元上升到1997年2090元,增加1956元,增长了近15倍,实际年均增长速度达到8.1%,比同期农业发展速度高出1.4个百分点。尚未解决温饱的农村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减少到1997年5000万。 材料3 我国农业的总体水平仍然很低。首先,农业生产方式基本上还是以手工劳动和畜力耕种为主.全国机耕面积占57%,机播面积占21%,机收面积只有12%,田间管理的机械化程度更低.12亿人口有7亿人在搞饭吃。其次,农业的科技含量低。目前,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只有 40%,也就是说,农业增长主要还是靠劳动、资金投入。第三,农产品的商品率低。目前,我国农村的市场化程度有30%。农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中,自给性消费仍占30%以上。第四,农村经济结构比较简单滞后.农民基本上是卖原料,他们生产的农产品绝大部分都是不经过加工就出卖了。第五,地区之间发展很不平衡,东、中、西部地区有较大差距。农民收入,1997年东部地区是2549元,西部地区是1286元,相差一倍多。少数地区农民富起来了,多数地区只是解决了温饱,还有4000多万农民温饱问题没有解决。第六,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比较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比较差。 材料4 尽管近年来农业连续丰收,但农民收入增幅却反而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再度扩大,因此,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由1996年的46.4%降到1997年的43.3%。近年来国民经济中出现的工业品需求不旺、积压严重,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市场份额下降关系很大。 请回答: (1)材料1、2说明了什么 (2)材料3说明我国农业处于什么发展阶段 (3)根据材料4,说明当前启动农村市场对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作用。
参考答案:
解析:1989年至1991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事业遭受重大挫折,西方资产阶级弹冠相庆,欢呼“社会主义的大失败”和“资本主义的巨大胜利”。然而这种所谓的,“资本主义”对“共户主义”、“社会主义”的“巨大胜利”不仅没有给世界人民带来和平、繁荣与发展(而西方资产阶级曾经是这样向世界人民,特别是原苏联东欧国家人民这样许愿的),相反它带来的却是:第一,西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恶性发展,在失去苏联东欧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制约的情况下,西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世界事务中更加为所欲为,对世界和平、各国主权造成了更大危害。第二,整个国际关系体系更加被美国等西方大国所控制,国际关系更加不民主,以奴役和剥削为特征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秩序得到加强,世界各国及其人民,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和人民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被削弱和剥夺。第三,原苏联东欧国家人民普遍贫困化和社会两极分化,南北差距继续扩大。当今世界,贫者越贫、富者越富,国际经济关系严重失衡的现象更加严重。因此,从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意义上看,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社会主义挫折不仅不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尺,而是人类社会的一种严重倒退,是资本主义的暂时“复辟”。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的角度看,资本主义的所谓“胜利”都是“得不偿失”的。 (2)在1989年的东欧剧变中,波兰是最早进行“剧变”的国家。但13年来,波兰向资本主义社会的变革只对少数人有利,大多数人在这种变革中破产和贫困化。失业人口增加,社会保障体系遭到严重破坏,公有财产流进少数人的腰包。波兰剧变13年后,波兰人民否定资本主义道路的情况说明:东欧国家原来实行的社会主义制度,虽然有它的种种不足,但它却是最能代表绝大多数人民利益的,具有资本主义制度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在东欧各国遭受挫折后,资本主义在这些国家的实践再次证明,真正能够代表绝大多数劳动人民利益的,为大多数劳动者谋福利的制度不是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 (3)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导致两极分化,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的根源是:国际经济旧秩序和西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由于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由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主导,建立在维护西方利益、反映西方价值观的国际经济贸易规则之上,西方发达国家在全球化中又拥有经济、政治、军事、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从而使得全球化向有利于西方的方向发展,制造了全球更大的不平等、不公正。只有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才能赢得平等、公正、互利、共赢的全球化。 选做题Ⅱ: (1)改革开放20年来,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 (2)初级阶段是不发达阶段,农村尤其不发达。就是说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阶段;由自然半自然经济向商品农业转变的阶段,由单一的经济结构向农工商综合发展转变的阶段,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转变的阶段:农民生活由温饱向比较富裕转变的阶段;文化教育由比较落后向比较发达转变的阶段:地区发展由很不平衡向逐步缩小差距转变的阶段。 (3)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减缓,不利于农民小康的实现和农村市场的开拓。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推动经济快速增长,潜力在农村。开拓农村市场的关键,则在于确保农民增产增收,提高农民的购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