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已知甲和乙在溶液中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是10电子的单核微粒,乙是两性氢氧化物,则微粒甲的结构示意图为        

(2)若甲是10电子的阳离子,乙是碱性气体。1mol乙通入足量强酸溶液中与H反应,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下图:

写出乙的一种用途:             ;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甲是CrO42(黄色)和Cr2O72(橙色)的混合溶液,在该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CrO42(黄色) + 2H Cr2O72(橙色) + H2O

若测得甲溶液的pH=1,该溶液显     色。

(4)若甲仅含有NO3、SO42和X三种离子,则X离子可能是    (填序号) 。

A.Fe2+

B.HCO3

C.Ba2+

D.Fe3+(5)若甲是CO2,乙中HCO3和CO32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此时溶液的pH=10,

则HCO3的电离平衡常数Ka         

答案

(10分)

(1) (2分)

(2)制氮肥(或其它合理答案)(1分)

NH3(g) + H+(aq) ="=" NH4+(aq)  △H=-(b-c)kJ· mol-1 (2分)

(3)橙(1分)

(4)D(2分)

(5)10-10(2分)

题目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乙是Al(OH)3,则甲为Al3+,结构示意图为

(2)与碱生成气体就是铵根,甲为NH4+,乙为NH3,乙的用途为可以用来制氮肥。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NH3(g) + H+(aq) ="=" NH4+(aq)  △H=-(b-c)kJ· mol-1

(3)pH=1呈酸性,平衡正向移动,该溶液显橙色。

(4)根据溶液整体呈电中性及考虑离子共存,应为Fe3+,故选D。

(5)Ka=10-10*10-10/10-10=10-10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涉及无机反应、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平衡移动、离子共存和电离平衡常数等知识,题目难度中,考查学生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计算的能力。

阅读理解与欣赏

  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祖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先生不知何许人,不详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必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

  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

  顷之,征著作郎,不就。既绝州郡觐谒,其乡亲张野及周旋人羊松龄、宠遵等或有酒要之,或要之共至酒坐,虽不识主人,亦欣然无忤,酣醉便反。未尝有所造诣,所之唯至田舍及庐山游观而已。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又不营生业,家务悉委之兒仆。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以宋元嘉中卒,时年六十三,所有文集并行于世。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博学善文——属:写作

B、不事上宫——私:个人的

C、或之共至酒坐——要:同“邀”,邀请

D、家务悉之儿仆——委:交给

2、以下句子,分别表明陶潜“不慕荣利”及“性嗜酒”的一组是[ ]

A、①颖脱不羁,任真自得 ②既醉而退,曾不吝情

B、①常著文章自娱 ②令吾常醉于酒足矣

C、①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 ②造饮必尽,期要必醉

D、①不营生业,家务悉委之儿仆 ②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潜的曾祖父陶侃曾做过大司马,他的祖父陶茂,曾任武昌太守,这说明陶潜出身于官宦之家。

B、从陶潜所作的《大柳先生传》的自况来看,他虽爱读书,但是读书不很深入,这也导致他的官位不高。

C、陶潜的最大爱好就是喝酒,但是因为家里穷,不能总有酒喝,他的亲朋故旧有时就置酒招呼他去喝,他去就一定要把酒喝完,并且目的是喝醉。

D、陶潜为人耿直自爱,“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就是很好的体现。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必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