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读非洲南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季节,甲地比乙地的气温________(高或低),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地比乙地的降水量__________(多或少),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南回归线以南地区的地形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R区域的两片沼泽在不同季节会出现分合变化的现象,请说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高;原因:甲地地势较低,沿岸有暖流流经(或乙地地势较高,沿岸有寒流流经);多;原因:甲地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甲地风向由海洋吹向陆地);受暖流影响。(或乙地风向由陆地吹向海洋;受寒流影响。)

(2)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起伏和缓(或答沿海平原狭窄)。

(3)两片沼泽之间地势较高;沼泽所在流域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湿(雨)季时,水源补给量大,使沼泽水位上涨而聚合;干(旱)季时,水源补给量小且蒸发量大,导致沼泽水位下降而分离。

选择题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29—30题。

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兴建东北至长江三角洲地区陆海铁路通道该铁路陆海通道北起哈尔滨市,利用既有的哈大铁路至大连,新建大连至烟台海上轮渡跨越渤海海峡抵烟台,再利用既有的蓝烟铁路至蓝村,新建蓝村至新沂铁路、新沂至长兴铁路,南端止于浙江长兴,线路全长约2200千米。这条新的南北陆海大通道,将缩短东北与华东、东南地区之间400—1000千米的运路。

小题1:从材料中可知,渤海海峡南桥北隧工程区位优势明显,但却被海上列车轮渡线所取代,最重要的原因是(    )

A.修建桥隧工程的自然条件极其不利

B.桥隧工程建设根本没有必要

C.现在世界上还不具备修建如此宏大之桥隧工程的科学技术D.桥隧工程投资巨大,投入产出比远不及火车轮渡。小题2:利用所学的知识,结合图文信息,分析政府决策兴建上述东部沿海南北陆海铁路大动脉的主要区位因素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大大缩短了东北、华东陆上联系的距离
B.使路网布局更加合理
C.缓解京哈、京包线运输紧张状况

D.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