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十五计划纲要》把南水北调工程作为一个重要项目。为了解决我国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困难,研究人员设计了三个南水北调的方案。其中的东线方案是在扬州提取长江之水,沿京杭大运河输送到苏北、安徽、山东、河北等缺水地区,年调水量可达200 亿立方米。   

回答:

①京杭大运河是在历史上形成的一条人工运河,请结合史实简要指出这条人工运河开凿。

②有人认为运河的开凿曾经导致了隋朝的灭亡,但著名史学家白寿彝却指出:。……当时纵无隋炀帝,也要有人开辟一条沟通南北的新河道。,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

③南水北调工程方案的提出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提示:人的作用)

答案

①春秋时期已开通连接江水与淮水的运河邢沟。隋朝时开通了以洛阳为中心,北到涿郡、南到余杭的大运河。元朝时开凿会通河、通惠河,疏浚并连接原有河段,形成了以大都为中心的一条新型运河。

②秦汉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在北方,江南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南北交通不畅通的矛盾并不突出。南朝时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江南经济有较大发展,开始赶上北方,成为天下财富之区,但由于南北对峙,不能相济。隋唐时期江南经济进一步发展,经济重心南移趋势加快,加强南北联系,促进南北经济交流,贯通南北交通的大运河适时开通。开通运河导致隋朝灭亡的观点是错误的,开运河与隋朝灭亡并无必然的内在联系,隋亡的根本原因是隋的暴政。

③为解决我国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困难而设计的南水北调方案,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也体现了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造福于人类。

选择题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