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已知:

Ⅱ.某种芳香族化合物A,其蒸气密度是相同条件下H2密度的82倍.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经测定碳、氢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3.2%和7.32%.A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如下转化,某些生成物(如H2O等)已略去.

(1)步骤Ⅰ的目的是______ F→H的反应类型是______;

(2)气体G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4,则C的结构简式是______;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

(3)上述转化中B→D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F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酯化反应,生成M(M与FeCl3溶液反应,溶液呈紫色;M分子结构中含有苯环和一个七元环),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5)已知A的某种同分异构体K具有如下性质:

①K与FeC13溶液反应,溶液呈紫色;②K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银镜反应;

③K分子中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且苯环上有两种不同环境的氢.

符合上述条件的K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种,写出其中任意一种的结构简式______.

答案

某种芳香族化合物A,其蒸气密度是相同条件下H2密度的82倍,故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2×2=164,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3.2%,故分子N(C)=

164×73.2%
12
=10,N(H)=
164×7.32%
1
=12,则N(O)=
164-12×10-12
16
=2,故A的分子式为C10H12O2,不饱和度为
2×10+2-12
2
=5,考虑含有苯环,由A经步骤Ⅰ、O3/Zn、H2O生成B、C,B、C都能被新制氢氧化铜氧化,故B、C都含有-CHO,由H的结构可知,F发生缩聚反应生成H,F为

,根据反应信息可知,D为

,B为

,结合A的分子式及反应信息可知,C的分子中C原子数目为1,故C为HCHO,A为

,C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生成E,E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生成G,G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且为气体,故E为HCOOH,G为CO2

(1)酚羟基容易被氧化,步骤Ⅰ的目的是保护酚羟基,F→H的反应类型是缩聚反应,

故答案为:保护酚羟基,以防同时被氧化;缩聚反应;

(2)由上述分析可知,C为HCHO,A为

,故答案为:HCHO,

(3)B→D的化学方程式是:

+2Cu(OH)2

+Cu2O↓+2H2O,

故答案为:

+2Cu(OH)2

+Cu2O↓+2H2O;

(4)F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酯化反应,生成M,M与FeCl3反应,溶液呈紫色,说明分子中含有酚羟基,且分子结构中含有苯环和一个七元环,故M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5)A的某种同分异构体K具有如下性质:①K与FeCl3反应,溶液呈紫色,分子中含有酚羟基,②K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银镜反应,分子中含有醛基-CHO,③K分子中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且苯环上有两种不同环境的氢,两个取代基处于对位,符合条件的K可能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5,

等.

探究题

认真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就“鸟类与人类的关系”说说自己的发现。

       材料一:宋代葛天民的《迎燕》诗:“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台湾郭枫在《空山鸟语》中写道:“真的是鹧鸪么?在台湾很少听到鹧鸪呢!鹧鸪该是鸟中的诗人,不,或者便是诗人的化身吧!就那缥缈的几声,便会把人拉回到一个古老的世界。‘咕咕——’,我回到了江南。”

       材料二:飞鸽传书捎佳音,黄雀晨鸣唤学子,燕子春归知时令。从古到今,人们的生活与鸟类息息相关。通过对鸟类飞行的观察研究,经过多次的试验和失败,人类制成了滑翔机,并最终于1903年12月制造成功现代的飞机,这大大缩短了人们交往活动的空间距离。

       材料三:蜂鸟在茂密的树林中飞行时,那是前后左右,随心所欲,灵活自如。而目前,一架高性能的超音速歼击机,想要在12000米的高空转个弯,那至少也得绕一个半径10000米左右的大圈子。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