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实验题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质量为m 的重锤自由下落,在纸带上打出了一系列的点,如下图所示,相邻记数点时间间隔为0.02s,长度单位是cm,g取9.8m/s2。求:

(1)该实验所需器材有打点计时器(带导线)、纸带、复写纸、带铁夹的铁架台和带夹子的重物,此外还需             (填字母代号)中的器材。

A.直流电源、天平及砝码

B.直流电源、毫米刻度尺

C.交流电源、天平及砝码

D.交流电源、毫米刻度尺(2)打点计时器打下记数点B时,物体的速度VB =          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从点O到打下记数点B的过程中,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小量△EP=              J,动能的增加量△EK =                 J(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根据题中提供的条件,可求出重锤实际下落的加速度a=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即使在实验操作规范,数据测量及数据处理很准确的前提下,该实验测得的△EP也一定略大于△EK ,这是实验存在系统误差的必然结果,试分析该系统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为                                                

答案

(1) D(2)0.96(3)0.47m (J)  0.46m (J)(4)a=9.5 

(5)原因是重锤和纸带都受到阻力的作用,因此机械能有损失

题目分析:1)机械能守恒定律中需要测量一点的速度大小和下落的高度,所以毫米刻度尺需要,打点计时器需要交流电源才能工作,D对;

(2)B点为AC的中间时刻,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平均速度

(3)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动能增加量

(4)由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加速度为

(5)原因是重锤和纸带都受到阻力的作用,因此机械能有损失

点评: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推论处理纸带问题,是高考热点,要熟练掌握.

解答题

如图为显微镜的构造图.了解它的结构与功能,完成下列各题(如:[②]镜筒):

(1)有成像功能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物像具有放大作用的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对光时,在做好准备步骤的基础上,再转动[______]______,使光线经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从[______]______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3)在用显微镜做观察实验时,若发现视野有一个黑点,你是如何确定其所在部位的?请指出你的探究方法.______

(4)某同学在光线良好的环境中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已将功能完好的目镜、物镜和通光孔调节到同一直线上,反复调节反光镜还是看不到白亮的视野,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5)能较大范围地升降镜筒的是[______]______,能小范围地升降镜筒的是[______]______;

能反射光线的是[______]______,能调节光线强弱的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6)使用显微镜对光的正确程序是:______.

①选遮光器上适宜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②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对准通光孔

③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

④转动反光镜调节出一个白亮的视野.

(7)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需要调节焦距,找到物象;此时必须转动图中标号为______的部件.

(8)观察时应先选用______物镜.(填“高倍”或“低倍”)

(9)显微镜的使用过程中,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______

A.目镜内   B.物镜    C.载物台   D.通光孔.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