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最美好的礼物(16分)

这一年的圣诞节,保罗的哥哥送给他一辆新车作为圣诞节礼物。

圣诞节的前一天.保罗从他的办公室走出来时,看到街上一名男孩在他那闪亮的新车旁边走来走去,触摸它,满脸羡慕的神情。

保罗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个小男孩,从他的衣着来看,他的家庭显然不属于自己这个阶层。就在这时,小男孩抬起头来,问道:“先生,这是你的车吗?”“是啊,”保罗说,“我哥哥给我的圣诞礼物。”

小男孩睁大眼睛:“你是说这是你哥哥给你的,而你不用花一角钱?”

保罗点点头。

小男孩说:“哇!我希望……”

保罗认为他知道小男孩希望的是什么,有一个这样哥哥。

但小男孩说出的却是:“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哥哥”。

保罗深受感动地看着这个小男孩,然后他问:“要不要坐我的新车去兜风?”

小男孩惊喜万分地答应了。

逛了一会儿之后,小男孩转身向保罗说:“先生,能不能麻烦你把车开到我家前面?”

 保罗微微一笑,他理解小男孩的想法,坐一辆大而且漂亮的车子回家,在小朋友的面前是很神气的事。但他又想错了。

“麻烦你停在两个台阶前面,等我一下好吗?”

小男孩跳下车,三步两步跑上台阶,进入屋内。不一会儿他出来了,并带着一个显然是他弟弟的小孩,因患小儿麻痹症而跛着一只脚。他把弟弟安置在下边的台阶上,紧靠着坐下,然后指着保罗的车子说:“看见了吗?就像我在楼上跟你讲的一样,很漂亮对不对?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他不用一角钱!将来有一天我也要送你一部和这一样的车子,这样你就可以看到我一直跟你讲的橱窗里那些好看的圣诞节礼物了。”

保罗的眼睛湿润了,他走下车子,将小弟弟抱到车子前排座位上,他的哥哥眼睛里闪着喜悦的光芒,也爬了上来。于是三人开始了一次令人难忘的假日之旅。,

在这个圣诞节,保罗明白了一个道理:                更令人快乐。

小题1:、第一段文字中,写男孩在保罗“闪亮的新车旁边走来走去,触摸它,”作者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联系全文思考,男孩此时内心在想些什么?(不超过20个字)(3分)

小题2:、文中划线的句子含义有什么不同,请说说你的理解。(4分)

①希望有一个这样的哥哥                                                  

②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                                             

小题3:、赏析文中划线句子,说说它的表达作用。(3分)

小题4:、怎样理解文章标题“最美好的礼物”的含义?(4分)

小题5:、从保罗和作为哥哥的小男孩的言行中,你得到什么启示?请结合你的感受把最后以小节的内容补充完整。(2分)

答案

小题1:动作描写(1分) 例(2分):如果我能让弟弟坐在这样一部车上该多好啊!

小题1:①(2分)“希望有这样一个哥哥”表明了希望自己是一个受益者。

②(2分)“希望能当这样的哥哥”是希望自己能做一个给予者。 (意思差不多即可)

小题1:(3分)   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1分) 通过保罗对小男孩的误解,反衬出小男孩心灵的纯洁善良和他对弟弟无私的关爱,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做铺垫。(2分)

小题1:(4分)保罗从给予中感受到了快乐,“给予”不仅是送给他人的也是送给自己的最美好的礼物(小男孩对弟弟的爱感动了保罗,使他感受到人性之美在于给予,对保罗来说,这是最美好的礼物);对小男孩以及他的弟弟而言,保罗驾着车陪他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假日之旅,给他们带来许多快乐,这是“最美好的礼物”。(能紧扣主题,从保罗和小男孩两个角度讲即可,仅从一方面讲得2分)

小题1:(2分)给予比接受更令人快乐。 (意思对即可)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仔细分析,会发现这是动作描写。仔细揣摩语言,他非常羡慕。

小题2:此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仔细阅读,一个是想有哥哥,一个是想当哥哥。

小题3:此题考查学生对描写方法的掌握情况。描写的种类:语言描写、环境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白描等。此句话是神态描写与心理描写。起到为下文做铺垫的作用。

小题4:此题考查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注意读出字里行间内表达的思想感情。把握关键性的的句子和词语。

小题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与本文的意境一致即可。

判断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