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15分)以石油裂解气为原料,通过一系列化学应可得到重要的化工产品增塑剂G。

(1)E是一种石油裂解气,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同温同压下,E的密度是H2的21倍。核磁共振氢谱显示E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其个数比为1:2:3。E的结构简式为              

(2)反应类型:①        ,④          

(3)反应条件:③         ,⑥         

(4)反应②、③的目的是             

(5)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              

(6)B被氧化成C的过程中会有中间产物生成,该中间产物可能是      (写出一种物质的结构简式),检验该物质存在的试剂是        

(7)G的结构简式为           

答案

(1)CH2=CH—CH3

(2)加成反应 取代反应

(3)NaOH/醇溶液(或KOH醇溶液)NaOH/水溶液

(4)防止碳碳双键被氧化

(5)CH2=CHCH2Br+HBrCH2Br—CH2—CH2Br

(6)HOCH2CHClCH2CHO或OHCCHClCH2CHO或OHCCHClCH2COOH 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或银氨溶液)

(7)

本题的解题过程为常规解题,直接从题中分析可求得。由结构简式可反推A的结构简式为:,从而可知反应①为1,3—丁二烯的1,4加成反应;而B的结构简式为:;B被氧化成C的过程中,由于题中提示有中间产物,则可知C的结构简式为:;C→D的过程为氯代烃的消去反应,反应条件为NaOH的乙醇溶液,加热;生成的D经酸化后的结构简式为:

由结构简式可推知F的结构简式为:;从而反推知的结构简式为:;E的结构简式为: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里氏8级强烈地震。为支援灾区,学校团委和学生会准备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一次募捐活动。请你完成下面三项任务。
1.募捐现场的一块展板上有下面两则材料,为了向前来参加募捐活动的同学做介绍,团委书记请你概括这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
  【材料一】震后不到l小时,中 * * * * 胡 * * 就抗震救灾作出重要指示;震后不到2小时,国务院 * * 温 * * 飞赴灾区。随即,全国各地积极行动起来,捐款捐物,支援灾区。据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统计:5月24日,各界捐款赠物总计261.01亿元;5月28日,各界捐款赠物总计347.87亿元;6月2日,各界捐款赠物总计417.42亿元。
  【材料二】
各界支援灾区物资统计表(累计)
时间
帐篷(万顶)
被子(万床)
衣物(万件)
燃油(万吨)
煤炭(万吨)
5 月24 日
44.814
241.9347
330.4526
33.6
72.3
5 月28 日
60.19
 386.61
875.73
48
 101
6 月2 日
71.29
441.12
1153.82
65
135
(数据来源于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募捐活动中,学校广播站小记者采访你,请你对在地震中失去校园的同龄人说几句安慰和鼓励的话。(用上“素不相识”“自强不息”两个词)
  亲爱的同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募捐活动结束后,学生会宣传委员准备写一份这次活动的纪实报道。下面是围绕“情系灾区”这一主题所写的报道草稿,请你将其中不必要的两个句子挑出来。(将句子的序号填入下面的横线处)
  ①由学校团委和学生会筹办的“情系灾区”募捐活动日前在学校礼堂举行。②学生会 * * 就这次募捐活动的意义进行了动员。③他号召大家行动起来,伸出双手,献出爱心,积极参加募捐活动。④在募捐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同学们自觉遵守会场纪律。⑤学校领导、班主任老师和团委、学生会的干部带头捐款。⑥接着,同学们纷纷拿出自己平日的积蓄放入捐款箱。⑦学校广播站的小记者就这次募捐活动进行了现场采访。⑧募捐活动结束后,初三年级一班的部分同学留下来打扫了会场。
  不必要的句子是:第______句、第______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