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3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国,钢铁企业众多。近年来,钢铁出口量增长较快,所需铁矿石从澳大利亚、巴西、印度等国大量进口;钢铁企业布局呈现由接近煤炭、铁矿石产地向沿海转移的趋势。

图5示意甲、乙、丙三地的位置。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在甲地建设大型钢铁企业(M公司),所需铁矿石依赖进口,但限于港口条件,大型货轮无法直接停靠,进口的铁矿石部分需在乙地港口转运。近期,M公司并购了乙地的钢铁厂,并计划在丙地建立大型钢铁厂。

(1)简述我国在沿海港口建设大型钢铁基地的有利条件。(7分)

(2)根据图示信息说明甲地港口难以营建深水泊位的原因。(10分)

(3)M公司并购乙地的钢铁厂后,炼铁和炼钢在甲地和乙地该如何分工?为什么?(11分)

(4)说明在丙地建大型钢铁厂相对于甲地应具备的有利区位条件(8分)

答案

(1)便于利用进口铁矿石,降低运输成本   便于钢材进口,降低出口钢材的价格  (临近市场)沿海地区经济发达钢铁消耗量大。

(2)甲地位于长江口附近    长江携带的泥沙在入海口附近持续大量沉积,导致甲地沿岸地区水浅且水深不稳定

(3)乙地钢铁厂炼铁,甲地钢铁厂炼钢         可以充分发挥甲地钢铁厂的技术、设备优势和乙地港口优势  减少铁矿石的转运成本

(4)丙地应具有深水良港(深水停泊条件,可停泊大型货轮) 原料(铁矿石)运输路线短,运价低      建设成本低(地价低)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提取、分析信息,阐述规律、原因的能力,当然其中涉及简单的区域判读思考。

以“钢铁工业的布局”,临海型工业布局中港口的作用为考点依托。

判读海岸线轮廓,联系区域特征:甲上海宝钢,乙宁波北仑港,丙广西防城港。

依托港口建设大型钢铁厂,着眼点在于:交通最有,便于原料或产品的运输。

港口建设与发展的影响因素众多:甲地,上海发展大型港口的陆域条件、经济腹地等皆具备,但水域条件中的水深、航行条件不佳。

乙地作为甲地钢铁工业生产的铁矿石转运港,处于外国铁矿石的输入第一地,因此两地间的生产环节分工,也即较为明晰。乙地用铁矿石炼铁,甲地用乙地提供的产品炼钢,减少了大比重减重型原料在运输过程中的运费

在丙地建厂,其有利的区位条件可从:港口优势(深水良港)、距离优势(靠近原料输出国澳大利亚)、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带(地价优势、劳动力优势、政策优势)。

问答题
问答题

阅读以下说明,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说明]
老郑是一家系统集成公司软件研发部经理。为集中力量开发一个公司新承接的信息系统软件,他从其他项目组选出了6名聪明能干的开发人员组成了一个新的产品开发小组,老郑亲自担任小组负责人。6名团队成员都是大学本科毕业,在各自的工作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老郑相信他的新项目团队一定能成功地完成开发任务。
但是,一个月过去了,小组的工作进展远远落后于开发计划,而且每周的小组成员会议使得每一位与会者都倍受折磨,已快变成了两个相对阵营间的紧张对抗了。老郑主张参与性管理,要求每一位小组成员在作出决定时意见要一致。问题是小郭和小赵很快地就能打定主意,要求进行下一个议题:而小张、小李和小王则要求进一步讨论,要求对更多的资料用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小阮虽然在会议中较少发言,但他基本支持小李的意见。
老郑尽力在双方之间进行平衡。小郭和小赵做事有时有点儿鲁莽,不能仔细考虑所做决定的细节;小张等人确实也有点儿慢吞吞的,会使全组陷入没完没了分析的倾向。老郑很难决定支持哪一方,因为双方都做出过许多高质量的决定,并取得过良好的开发成绩。
为什么6位聪明能干的开发人员到一起工作却带来了这么多问题老郑陷入了沉思……

针对上述情况,你认为除了项目例会之外,项目经理老郑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有效促进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