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0分)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节选)

⑴“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⑵“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⑶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 * * 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⑷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⑸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⑹“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⑺做了再说,做了不说,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小题1:文章⑴⑵自然段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为开头有何作用?(2分)

小题2:⑶自然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2分)

小题3:⑶段中和⑺自然段中“精神食粮”和“这”分别指代什么?(2分)

“精神食粮”:

“这”:

小题4:⑹自然段中“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和“他又向古典主义迈进了”的事例说明了什么?(2分)

小题5:“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2分)

答案

小题1:用闻一多自己的话概括他作为学者方面的特点,并引出下文。

小题1:修辞手法:比喻 作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闻一多寻求文化救国的方法。

小题1:精神食粮:古代典籍 这: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小题1: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做了再说,做了不说;全神贯注致力于古代典籍的研究,寻求文化救国的方法。

小题1:全身心地扑在古代典籍的研究上,寻求文化救国的方法。

小题1:本题考查文章开头的作用。文章开头的作用一般从结构和内容两角度考虑,本题扣住这两点来谈作用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修辞手法以及修辞手法的作用。该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的写出来闻一多寻求文化救国的方法。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重点词语以及指示代词指代的内容。结合上下文以及该词语的语境义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能力。结合上下文来谈“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和“他又向古典主义迈进了”的理解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文章重要语句的含义的能力。结合闻一多的人物形象以及语句中的关键词即可。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