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

Three Boys and a Dad

Brad closed the door slowly as Sue left home to visit her mother. Expecting a whole day to relax, he was thinking whether to read the newspaper or watch his favorite TV talk show on his first day off in months. “This will be like a walk in the park,” he’d told his wife. “I’ll look after the kids, and you can go visit your mom.”

Things started well, but just after eight o’clock, his three little “good kids”—Mike, Randy, and Alex—came down the stairs in their night clothes and shouted “breakfast, daddy.” When food had not appeared within thirty seconds, Randy began using his spoon on Alex’s head as if it were a drum. Alex started to shout loudly in time to the beat(节拍). Mike chanted “Where’s my toast, where’s my toast” in the background. Brad realized his newspaper would have to wait for a few seconds.

Life became worse after breakfast. Mike wore Randy’s underwear on his head. Randy locked himself in the bathroom, while Alex shouted again because he was going to wet his pants. Nobody could find clean socks, although they were before their very eyes. Someone named “Not Me” had spilled a whole glass of orange juice into the basket of clean clothes. Brad knew the talk show had already started.

By ten o’clock, things were out of control. Alex was wondering why the fish in the jar refused his bread and butter. Mike was trying to show off his talent by decorating the kitchen wall with his color pencils. Randy, thankfully, appeared to be reading quietly in the family room,but closer examination showed that he was eating apple jam straight from the bottle with his hands. Brad realized that the talk show was over and reading would be impossible.

At exactly 11:17, Brad called the daycare centre (日托所).“I suddenly have to go into work and my wife’s away. Can I bring the boys over in a few minutes?” The answer was obviously “yes” because Brad was smiling.

小题1:When his wife left home. Brad expected to           .

A.go out for a walk in the park

B.watch TV talk show with his children

C.enjoy his first day off work

D.read the newspaper to his children小题2:Which of the following did Randy do?

A.Drawing on the wall

B.Eating apple jam

C.Feeding the fish.

D.Reading in a room小题3:Why did Brad ask the daycare centre for help?

A.Because he wanted to clean up his house.

B.Because he suddenly had to go to his office

C.Because he found it hard to manage his boys home.

D.Because he had to take his wife back小题4:This text is developed           .

A.by space

B.by comparison

C.by process

D.by time

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C

小题4:D

文章讲述了一位父亲和三个孩子在一起的一天,三个孩子让这位父亲筋疲力尽。

小题1:C 细节题。根据第一段第二句Expecting a whole day to relax,可知C正确。

小题2:B 细节题。根据倒数第二段倒数2,3行closer examination showed that he was eating apple jam straight from the bottle with his hands.可知B正确。

小题3:C 推理题。根据文章2,3,4三段内容可知三个孩子闹出了很多麻烦,让给他筋疲力尽,感觉自己无法管理好三个孩子,故C正确。

小题4:D 文章正是按照事情发生的时间顺序来组织的。故D正确。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判断题


1.本卷总分100分,限时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
2.请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内容,然后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作答。

二、给定资料
1.位于河南省沈丘县城东约10公里处的东孙楼村,共有村民1200多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村里的人出现了密集的反常现象:腹泻、偏瘫、智障、畸形等,妇科疾病也频频出现。患者相继死去,少则一年内5、6人,多则20多人。死者经诊断多为食道癌、肝癌、胃癌、直肠癌、子宫癌、乳腺癌等等。
死亡像个挥之不去的幽灵,笼罩着这个村子。王子清的族人便是这个不幸村庄的不幸家族。
1991年,小他5岁的弟弟食道出现问题,吞咽困难。次年,大他两岁的哥哥也出现同样病症,两人的病后来都转化为食道癌。2004年6月,王子清的哥哥病逝。28天后,他的弟弟也撒手人寰。这边丧事还没料理完,3天后,他的一位叔叔也死于食道癌。短短一个月,王子清相继失去3位亲人。
而这仅仅是序幕。这些年,仅王姓德字辈的族人中,25对夫妇,便有19人死于癌症。死者大都正值壮年,最大的70岁出头,最小的只有30岁。
不仅是东孙楼村。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沈丘县的黄孟营村、孟寨村、孙营村等,癌症患者的比例均大幅度上升。据该县政协常委、民间环保组织“淮河卫士”会长霍岱珊提供的资料显示:1990年~2005年问,2470人的黄孟营村,有116人死于癌症;2366人的孟寨村,有103人死于癌症;1697人的孙营村,有37人死于癌症;1300人的陈口村,有116人死于癌症;1687人的杜营村,有187人死于癌症。
上世纪80年代末,为了推动经济发展,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沿河一些工业项目纷纷上马,沙颖河水开始逐年变坏变臭,致使源自沙颖河的灌溉沟渠的水也变得腐臭难闻。
据阜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4年7月13日做出的一份水质检测报告显示:沈丘县黄孟营村一家的压井水送检样本中,有10多项指标超标,其中锰、硝酸盐、氮严重超标。
2.淮北是我国五大煤矿基地之一,过去地方经济对煤电产业的信赖性很强。着眼于淮北的未来,当地提出了城市转型的思路: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商贸、旅游城市。为实现这个目标,淮北积极招商引资,发展开放型经济。
2000年,北京一家民营公司找到淮北市有关领导,希望在淮北建一个亚洲最大、世界第二的高尔夫球场,项目直接投资30亿元,间接投资超百亿。2001年4月,该项目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启动仪式。谁知工程奠基至今一年多,工地成了一片荒地。而安徽省国土资源厅至今没有收到这个项目的用地许可申请。
正当高尔夫球场工程搁浅一事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时,又来了一位加拿大客商,带来的项目计划是建设一个国内一流的生态住宅区,包括国际会展中心、五星级酒店、国际新闻中心、豪华公寓及其它公共配套设施,取名为“温哥华城”。眼看投资巨大,淮北市政府又决定投入4150亩建设用地,将其列为“重中之重”项目。
2001年8月11日,“温哥华城”一期工程举行了奠基仪式。两个月过去了,工地上只是被挖出四个大坑,就再也没有动静了。记者在工地上看到,4个大坑在太阳下暴晒。其中一个占地近20亩的大坑灌满了水,周围杂草丛生。钢筋水泥基础已打了一半,一些裸露在外的钢筋锈迹斑斑。
淮北是个有190多万人口的地级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5000多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才2200多元,在这里建亚洲最大的高尔夫球场可行性何在多少人会来此玩高尔夫有记者提出这个问题。答复是:可以建飞机场,请东南亚的大财团老板开着私家飞机来淮北打球。此语一出,引来哄堂大笑。同样,建设高档的“温哥华城”,在淮北有多大的销售市场
不切实际的项目,从一开始就埋下了失败的伏笔。这些工程开工后,外商并没有再投入多少资金,而是用这些土地进行“再招商”。记者遇到“温哥华城”工地上的人员,他说。这工程2001年10月就停工了,挖坑的钱还是市里拿的呢。
许多人说,搞经济工作,难免会有失误,我们也允许决策者付一些学费。但如果是为了追求影响或“政绩”,人民是不愿意承担这笔学费的。当地的市民告诉记者,群众心里自有衡量干部政绩的一杆秤。
3.“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至2003年的25年间,我国行政管理费用已增长87倍。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1978年仅为4.71%,到2003年到19.03%,这个比重,比日本的2.38%、英国的4.19%、法国的6.5%、加拿大的7.1%、美国的9.9%都高。而且近年来行政管理费用还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平均每年增长23%!”2006年3月4日,出席全国政协十届会议的全国政协A委员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
全国政协B委员认为:“我国的行政成本不但远高于欧美发达国家,而且高出世界平均水平25%。居高不下的行政成本,不仅加大了财政负担,影响了经济发展环境,而且挤占了教科文卫、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资金,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据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C副主任介绍,我国财政供养人员占总人口的“官民比例”是1:26,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如果从经济视角考察,即通过公务员与CDP的比例指标来看,我国是39人/百万美元,大大高于发达国家(美国为2.31人/百万美元),这表明我国公务员数量相对国民经济发展而言确实较多。
另一方面,居民对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一直意见较大,有调查显示,居民对政府部门感到不满的原因当中,“办事拖拉”排在第一位。
对此,A委员在提案中提出10条建议,以降低行政成本,包括减少行政管理经费在财政预算中所占比例,限制政府机关异地开会,严控各级首长基金和首长批条经费,机动资金使用要明确、细化支出项目,加强财务监督等。
4.2003年6月,上海市D区区委、区政府成立了区机关工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领导小组,下设考核办公室,在区人事区挂牌。首先在区属建设系统、区人事局和各街道(镇)机关开展绩效考核试点工作。2005年,绩效考核范围覆盖了D区所有机关。
D区机关部门工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制度以目标责任为载体,以绩效评价为核心,以激励约束为保障。部门工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包括综合管理工作和各部门业务工作两方面,绩效考核的实施过程主要包括目标责任制定、目标监控考评、考核结果运用。
2003年起,考核办开通了“D区人民群众评议政府工作”网站,每年都将区政府要完成的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事项目和重点工作细化,在“评议网”上公布,介绍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能和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供群众进行满意程度测评,也可以提出意见和建议。考核办将意见、建议及时反馈给部门,部门在规定时间内制定出整改方案,考核办审核后网上回复群众。无网上评议或年度网上评议不满20人次、网上建议不满10的部门,则委托上海市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服务对象满意度,以服务对象评议分取代群众评议分。群众评议分或服务对象评议分在年度工作考核总分中占30%。
政府绩效考核引入第三方测评后,政府工作因被群众知晓更容易获得群众的认同和支持,进而大大提高了政府部门的行政效率;由于意见、建议找到了合适的出口,能在政府工作中及时得到反馈,杨浦区群众参政议政的热情也因此而大大提高,人民群众与政府问的感情也逐渐拉近。据统计,开通“杨浦区人民群众评议政府工作”网站以来,2005年一年,区信访办受理的群众来访批数和人次同比分别下降了3596和40%。
5.从2004年起,湖南省委、省政府每年都公开承诺为老百姓办好8件实事,省委、省政府确定由人事厅牵头组成省考核办负责8件实事考核工作。具体做法是:根据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围绕政府中心工作,突出解决好就业、就医、环保等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实现了考核指导思想上的重要转变。特别是2007年的8件实事,主要集中在公共服务领域,既有农村公路、广播电视、电话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项目,也有农村医疗、教育等社会事业发展的内容。为了将任务落到实处,每年年初,我们将8件实事的内容细化分解,2004年为45个考核指标。2005年为25个考核指标,2006年、2007年分别为23个考核指标。在明确每个考核指标的实施标准。提出数量和质量的要求后,将任务横向分解落实到省直各责任单位,再由省直各责任单位将任务纵向分解落实到14个市州政府,市州政府再向县市区政府分解落实,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逐级分解,责任到人”。各级政府和各级责任单位的主要领导作为8件实事的第一责任人,承担工作责任。考核时,把对责任单位效能考核、责任人绩效考核与各自承担的考核指标对接。所有考核指标任务全部完成的,考核结果为达标;有一项不达标的,考核结果为不达标。考核结果与公务员年度考核挂钩。考核中,采取逐月报告、按季自评、半年检查、年终考核验收的办法。把考核与督查督办、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结合起来。平时考核中,经常深入重点、难点项目建设现场进行专项检查。对工作进度滞后的,直接向省直责任单位的厅(局)长和地方政府市州长、县区长书面下达督办通知。
在年底考核验收时,考核部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记者参加考核验收,除听取省直责任单位和市州县政府工作汇报、查阅相关资料外,还采取实地走访考察、召开座谈会、发调查表等方式。直接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并由新闻媒体全程跟踪报道,确保了人民群众对8件实事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6.辽宁省从2002年开始,逐步开展对各市政府绩效评估工作。省政府成立了绩效评估工作领导小组,由省长任组长、常务副省长任副组长,省政府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按照当年省《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重点工作任务,结合年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组织拟定政府绩效评估指标及评价规则,以召开协调会的形式征求省直部门和各市政府意见。修改后形成评价规则,最后报经各位副省长修改完善后,由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每年确定的指标一般为30项左右。
在考核过程中,日常绩效评估工作由省人事厅组织绩效评估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不定期地通过暗访、听取汇报、查看资料、现场调查等形式,对各市完成绩效评估指标情况进行抽查。年度绩效评估工作首先由各市进行自我评估,然后由省政府负责绩效评估的成员单位成立单项指标绩效评估小组,按职能对各市政府的单项工作进行打分,排列顺序,并把结果上报省绩效评估办。在此基础上,由省绩效评估办进行综合评价,形成初步结果,报省绩效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审定,最后由省政府常务会确定各市的绩效评估结果和名次。对每年绩效评估总分列前三位和单项工作突出的市政府,由省政府分别授予年度政府工作综合奖和单项工作优胜奖;同时,政府绩效评估还与公务员奖励工作相结合。
7.所谓绩效,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成绩和效益。政府绩效,从其表面意义来说,包含着所作的成绩和所获得的效益的意思。从其内涵上来讲,还包含政府成本、政府效率、政治稳定、社会进步、良性发展、持续运行的含义在内。相应地,政府绩效评估就是指以一定的时段为界限,对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能力、服务质量、公关责任和公众满意度等方面的分析和评价,对其管理过程中投入和产出所反映的绩效进行定量和定性的测量并划分等级,以期改善政府行为绩效和增强控制的活动。
政府绩效管理和绩效评估,是当代公共管理改革和发展的热点之一,是近几十年来改革政府运动的核心内容。政府绩效评估是政府及其他社会组织,运用科学的评估方式和方法对政府及其部门的决策和管理行为所产生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短期或长远的影响和效果进行综合分析和科学测评。它是一种以绩效为导向,以促进公共组织绩效最大化为目标,以管理和服务对象的满意为最终衡量标准的新型管理模式。政府绩效评估具有五个基本功能:目标导向功能、监控支持功能、测量推动功能、比较提高功能、公开透明功能。五大功能作用的充分发挥为建立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廉洁公正、为民服务的政府提供了制度保证。
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政府绩效管理和绩效评估,其理念思想和操作方法是同整体行政管理的变革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就其本质来看,政府绩效评估不是一种技术手段,而是一项制度安排。如果简单的将评估作为一种技术手段或单项管理制度,就评估谈评估,必然导致评估的失败或工作上的形式主义。因此,要从行政管理全局的变革来定位政府绩效制度的改革和发展。
8.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地方政府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政府绩效评估试点,主要表现形式有三种:一是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二是建立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三是开展公民评议活动。目前,人事部确定了湖南省、辽宁省、上海市D区、江苏省南通市、陕西省泾县作为政府绩效评估工作联系点。
从一些地方成功的实践看,科学定位、领导重视是政府绩效评估开展的关键;先进的理念、开拓创新的精神是政府绩效评估开展的基础;坚持绩效导向、制定科学的绩效指标体系是政府绩效评估开展的核心;而群众的参与、社会的智慧是政府绩效评估开展的动力。
政府绩效评估,是行政管理的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它的意义不限于方法论的变革和管理手段的改进,而是行政管理理念和行政管理模式的根本创新。
坚持绩效导向,从权威崇拜向绩效核心转变。政府绩效评估充分吸收现代企业文化,绩效指标像企业的利润指标一样,成为公共管理的灵魂和核心。政府部门的预算要根据绩效报告确定。公共项目的运作要进行绩效考评,个人的待遇实行绩效薪酬,政府的威望和执政的持续性,从根本上也取决于政绩好坏。
坚持公民导向,从对上负责到对下负责。在以往强调官员对上级权威负责之处,绩效评估则强调对公众的敏感性。公共管理改革的实践证明,只有建立对下负责的机制,才能为政府管理带来持久的活力和动力。
坚持结果导向,从重过程到重结果。政府绩效评估,界定为政府官员对结果负责,而不仅仅是对过程负责、对规则负责。结果导向就是用最终成效来衡量工作,决定预算和资源的分配,强调服务质量和成果。结果管理在世界范围内冲击了几千年的行政传统习惯,是现代政府绩效评估的一大亮点。
9.据《中国青年报》报道,由《中国政府绩效评估研究》课题组负责的一套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已于2004年完成。课题组设计的这套评估体系,用33个指标来评估政府的绩效。
我国原有的政府绩效评估,在对政府绩效考核内容上,重视政府领导经济增长的考核,如将GDP增长率、引进外资项目和金额增长率、固定资本投资增长率等作为考核政府绩效的指标,而忽视对政府运用计划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对经济调控能力的考核;在对政府绩效评估方式上,重视对政府行为即期绩效的考核,忽视对政府行为远期绩效的考核;在对政府绩效评估结果运用上,以即期绩效和上级领导的看法作为干部升迁的依据,忽视远期绩效和人民群众的评价,造成各地政府纷纷推出“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造成各地低层次重复建设,导致经济结构不合理。要实现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的任务,保证经济协调发展,必须科学设定绩效考核内容、评估方式和评估结果运用。
原有的政府绩效评估,在形式上过于单一,主要是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绩效的评估,往往通过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展开自查自评和同体评价(上级机关对其下级机关的绩效做出评估和评价,或对其所辖的室部门从优到劣排出名次),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人民群众和专门评估机构对政府绩效的评估,社会公众还没有真正成为评估主体。我们的上级领导不仅掌握着资源配置权、指挥命令权,还掌握着对下级的考评奖惩权。在这种情况下,“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不怕群众不满意,只怕领导不注意”必然成为官场的游戏规则和普遍现象。政府部门一厢情愿的提供着他们自认为老百姓应该需要的服务,并自设标准评估这种服务的绩效,而对一些老百姓真正关切的问题,迫切需要的服务,却存在严重的供应短缺。现实生洁中,一些官员做事情不是基于自身所负的职能责任,也不是出于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而是出于取悦上级的投机心态。那些大大小小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与其说是做给群众看的,毋宁说主要是做给上级领导看的。另外,自查自评和同体评价由于受自我保护、自我欣赏、自我认同等心理因素和利益驱动的影响,容易带有自我保护的色彩,导致绩效评估中粉饰问题,过分夸大自身的成就,出现报喜不报忧的现象。这些都是我国现行政府绩效评估中评估主体方面存在的问题。
10.胡 * * * * 在2006年“七一”讲话强调:“要建立健全保障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的体制机制。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的干部考核、评价、激励机制。”
2006年9月4日,温 * * * * 在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推动政府管理创新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绩效评估是引导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树立正确导向,尽职尽责做好各项工作的一项重要制度。要科学规范地确定政府绩效评估的内容和指标体系,实行政府内部考核与公众评议、专家评价相结合的评估办法,促进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政绩观。要抓紧开展政府绩效评估试点工作,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加以推广。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 * * 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环节。要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建立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行政管理体制。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完善政府绩效评估的方法和技术,加强对政府管理工作的绩效考核,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

三、申论要求
请判断下列说法是否符合给定资料的内容

现代政府绩效评估的理论是努力追求对政府绩效的科学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