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75岁。诊断:充血性心衰,高血压3级,高危,高血脂症,糖尿病,予以硝苯地平、氯沙坦、氢氯噻嗪、安体舒通、辛伐他汀、二甲双胍等药物治疗。
关于氯沙坦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氯沙坦与氢氯噻联用有协同作用
B.妊娠期可以安全服用
C.对肾脏有保护作用,是适用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有蛋白尿的抗高血压药物
D.临床主要用于高血压和充血性心衰
E.氯沙坦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参考答案:A, C, D
解析:1.谷氨酸受体拮抗剂是一种新型的中枢神经保护剂,能阻断大脑谷氨酸受体,可降低钙内。流从而减轻神经元损伤,用于中枢性疾病的治疗。目前临床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包括:利尿剂、交感神经抑制药如β受体阻滞剂和α受体阻滞剂、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钙拮抗药、血管扩张药等。 2.钙拮抗剂分为:(1)选择性钙通道阻滞药:①苯烷胺类,代表药维拉帕米;②二氢吡啶类,代表药硝苯地平;③地尔硫类;代表药地尔硫。(2)非选择性钙通道阻滞药:①氟桂嗪类,代表药氟桂利嗪;②普尼拉明类,代表药普尼拉明;③其他类,代表药哌克昔林。硝苯地平是第一代钙拮抗剂,适应证是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和高血压(单独或与其他降压药合用)。降压时伴有反射性心率加快,心搏出量增加,血浆肾素活性增高。普萘洛尔能抵消硝苯地平降压强的反射性心率加快,但由于两药均有降压作用;用量不当会使血压下降,冠脉血流量下降,不利于心绞痛的治疗,故合用时应减少各药用量。硝苯地平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头晕及头痛,其次有发热感,面潮红,足部水肿及液体潴留等,这些实际上是广泛性的血管扩张影响。但很少有咳嗽和血液系统毒性。 3.科素亚是第一个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临床上主要用于高血压和充血性心衰,与氢氯噻联用有协同作用,对于用氯沙坦无效的病人,可联合应用氢氯噻嗪。长期应用能抑制左心室心肌肥厚、血管壁增厚。氯沙坦还显示独立于降压作用的特殊效应,如减少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和改善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速率,对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有保护作用。当孕妇在怀孕中期和后期用药时,直接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药物可引起正在发育的胎儿损伤,甚至死亡。当发现怀孕时,应该尽早停用本品。 4.他汀类的主要不良反应:①转氨酶升高。②肌肉症状、肌酶谱升高,少见,但如不能及时停药,有可能导致致命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为避免其发生,用药早期应注意观察肌酶谱和肌肉症状。③消化道症状,少数患者用药后出现恶心、纳差、腹胀、便秘、消化不良等。与用药剂量有关;减量后症状可以减轻或消失。 5.β受体阻滞剂对尿酸代谢有影响,可导致高尿酸血症,并可加重气喘。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服用后可引起刺激性咳嗽,如咳嗽严重:题中患者的气喘考虑是心功能不全引起的劳力性气促,并不是由ACEI所致,当心衰纠正后,症状可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