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古阳关位于敦煌城西75公里的古董滩上,三面沙丘,沙梁环抱。它与玉门关遥相呼应,像两颗明珠镶嵌在一段汉长城的两端,因在玉门关以南,故名阳关。阳关这样的边塞之地之所以闻名遐迩,并不起始于王维的那首《渭城曲》,而是因为它自汉魏以来就是通往西域诸国最西边防上的重要关隘,是古丝绸之路南道的必经之口。

下列不属于古阳关闻名遐迩原因的一项是()。

A.古阳关是通往西域边防的重要关隘

B.王维《渭城曲》诗中对古阳关的咏叹

C.古阳关与玉门关遥相呼应,像两颗明珠镶嵌在一段汉长城的两端,因在玉门关以南,故名阳关

D.古阳关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关口

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

选项C讲的是古阳关名字的由来,而不是其闻名遐迩的原因。选项B原文说“并不起始于王维的《渭城曲》”,是说古阳关在《渭城曲》之前就已闻名遐迩,《渭城曲》更增加了古阳关的名气。故选C。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课文中的语段,回答问题。
丁 五月端阳,心随龙舟把诗魂追赶,
乙 八月中秋,借皎皎圆月遥寄思念。
丙 敖包会上,射箭摔跤,尽显小牧民的强悍;
甲 手捧哈达,欢歌劲舞,献给朋友美好的祝愿。
乙丙 东方之美滋养着龙的传人,
   五千年文化植根在我们心田。
1.“五月端阳”指的是(  ),“八月中秋”指的是(  )。
A.重阳节   B.中秋节   C.端午节   D.泼水节
2.“心随龙舟把诗魂追赶”一句中的“诗魂”是指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  )。
A.李白    B.杜甫    C.屈原    D.王维
3.敖包会是我国(  )人民的风俗,哈达是(  )人民经常用来表示敬意和祝贺用的长条丝巾或纱巾。
A.汉族    B.藏族    C.蒙古族   D.高山族
4.(1)对“东方之美滋养着龙的传人,/五千年文化植根在我们心田”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我们祖国的历史和文化用五千年的时间也学不完。
B.我们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她哺育了我们,培养了我们。
C.我们伟大的祖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是东方最美的一个国家。
(2)“东方之美滋养着龙的传人,/五千年文化植根在我们心田。” 朗诵时应充满一之情。
A.悲愤    B.热爱    C.自豪    D.感激
(3)“东方之美滋养着龙的传人,/五千年文化植根在我们心田。” 朗诵时的节奏是(  )。
A.东方之美/滋养着/龙的传人,/五千年/文化植根/在我们心田。
B.东方之美/滋养着/龙的传人,/五千年文化/植根在/我们心田。
5.作者在这一小节中采用了(  )的结构进行叙述。
A.先总后分    B.先分后总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