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作为商品交易处所,不是可以因为某地商品经济的一定发展而能自发形成的,不是一个经济发展的自然产物或必然结果。……市场的设置权和废止权皆明确归政府所有,均以政府的意志而定,仍然遵守“建设城市”的城市规划建设原则。……各级市场都是由政府根据城市建设规划的需要而特别划定的区域。……市场的设置是政治所需,而不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        

——刘玉峰《论唐代市场管理》

材料二 草市为例,它并不在唐朝中央规划的市场范围之内,但随着唐代商品经济的活跃,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江南北,成为农民贸易的重要场所。唐宪宗时期的归化县就是在草市的基础上设立的。          

——《中国经济史论坛》

材料三 官市具有很强的封闭性和局限性,市场活动被政治所扭曲,经济规律被行政所干扰,不可能遵循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公平竞争原则,也就不可能真正促进商品贸易的发展,并进而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         

——刘玉峰《论唐代市场管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可以看出当时的“市”有何特点?材料中哪句话是作者得出的结论?(8分)

(2)由材料二你能得到哪些信息?(6分)

(3)归纳材料三的中心含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官市”局面何时真正得到扭转。扭转后有何表现?(8分)

答案

(1) 特点:“市”限制在一定的区域,政府对“市”的控制比较严格。(4分)

结论:市场的设置是政治所需,而不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4分)

(2)信息:“草市”作为自然形成的乡村集市,也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甚至演化成了城市。(6分)

(3)含义:政府对市场控制过严会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2分) 扭转:北宋时期。(2分) 表现: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交易活动不再受到官方的直接监管等。(4分)

单项选择题 B1型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