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小题。

①昨天我去看爸爸,他的喉咙肿胀着,声音是低哑的。我告诉爸爸,行毕业典礼的时候,我代表全体同学领毕业证书,并且致谢词。我问爸,能不能起来,参加我的毕业典礼?六年前他参加我们学校的那次欢送毕业同学同乐会时,曾经要我好好用功,六年后也代表同学领毕业证书和致谢词。今天,“六年后”到了,我真的被选做这件事。

②爸爸哑着嗓子,拉起我的手笑笑说:“我怎么能够去?”

③但是我说:“爸爸,你不去,我很害怕。你在台底下,我上台说话就不发慌了。”

④“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⑤“那么爸爸不也可以硬着头皮从床上起来到我们学校去吗?”

⑥爸爸看着我,摇摇头,不说话了。他把脸转向墙那边,举起他的手,看那上面的指甲。然后,他又转过脸来叮嘱我:

⑦“明天要早起,收拾好就到学校去,这是你在小学的最后一天了,可不能迟到!”

⑧“我知道,爸爸。”

⑨“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大了,是不是?”

⑩“是。”我虽然这么答应了,但是觉得爸爸讲的话很使我不舒服,自从六年前的那一次,我何曾再迟到过?

⑾当我在一年级的时候,就有早晨赖在床上不起的毛病。每天早晨醒来,看到阳光照到玻璃窗上了,我的心里就是一阵愁:已经这么晚了,等起来,洗脸,扎辫子,换制服,再到学校去,准又是一进教室被罚站在门边。同学们的眼光,会一个个向你投过来,我虽然很懒惰,却也知道害羞呀!所以又愁又怕,每天都是怀着恐惧的心情,奔向学校去。最糟的是爸爸不许小孩子上学乘车的,他不管你晚不晚。

小题1:从全文看,你认为爸爸的哪句话在“我”的成长中起的作用最大?

小题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2分)

小题3:课文的标题有什么含义?(2分)

小题4:第⑩段在结构上起的作用是(2分)

小题5:从⑾段看,爸爸是个什么样的父亲?(2分)

答案

小题1:现场会议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小题1:语言:“我怎么能够去?”“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大了,是不是?”行为:“爸爸看着我,摇摇头,不说话了。”

小题1:夹竹桃的败落;天性爱花的爸爸去世了。

小题1:承上启下的。引起一年级时受爸爸打那伯事的叙述。

小题1:对子女要求极其严格。

小题1:本题考查筛选文章内容的能力。结合“我”请爸爸去学校,爸爸对我将的话来筛选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文章的线索。此文的线索应该是爸爸这个人物。

小题1:本题考查文章标题的含义。理解文章的标题可以从表层、深层来理解。

小题1:本题考查某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此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小题1:本题考查分析人物的形象。结合文章中对“父亲”的具体描写来分析其人物形象即可。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问答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小学老师雷夫.爱斯基斯在其所著的热门教育畅销书《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从事特殊教育的优秀教师获得一个宝贵的签名球,上面有美国著名棒球队--红袜队1967年全体队员的签名,这些球员都是他的偶像,对这样一 个签名球,这位教师别提有多珍爱了。当年幼的儿子找他一起玩球时,他理所当然地警告儿子:绝对不能拿签名球来玩。儿子问他理由时,他觉得儿子还太小,对球 和球员一无所知,说多了儿子也不会明白,于是,他没有解释原委,只对儿子说,不能用那颗球,是因为"球上写满了字"。  过了几天,儿子又找他一起玩球,当老爸再次提醒儿子不要拿写满字的球来玩时,小男孩满不在乎说:我已经把问题解决了,爸爸问怎么回事,儿子说: 我把球上所有的字都擦掉了。老爸气的想痛打儿子,但他转念一想,觉得儿子根本没有做错事。因为自己并没有告诉儿子上面的字有什么意义。从那天起,他无论去 什么地方,都带着那颗空白的签名球。这颗球提醒他,不管是教导学生还是子女,一定要时时从孩子的角度去看事情。  不论家长还是教师,常常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用成人的思维理解孩子,用成人的保准要求孩子。岂不知,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正是儿童教育应当遵循的基本规律。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2年3月16日)  材料2  某大学一研究生凭借着设计"醒目药瓶",摘得了素有"设计界奥斯卡"美誉的2011年度"国际红点奖"概念设计类奖。  在他提供的设计图上,常见的塑料瓶盖的顶上一圈变身为一块圆圆的玻璃。"这是一面凹凸镜,有放大的功能"。他解释说,有了这个药瓶盖,老年人不 需要带上老花镜来区别药的类别、服用量等。他的灵感来源于生活中对中老年人群体的关注。有一天,有位老人要吃药,可是药瓶上的字太小了,原本挂在脖子上的 老花镜却不见了,急的这位老人团团转。就这样,该同学很长一段时间沉浸在老人世界中。突然有一天灵感迸发,想到"醒目药瓶"这个点子。  有了灵感后,从设计,带写英文翻译说明,再到制作动画,一共才三天时间。也许有人要问,这样的设计看上去很简单,为什么能拿"国际红点奖"呢? 他坦然,设计很简单,关键在于设计前把自己想象成老人,这一设计胜在实用。按照测算,不会给药品本身带来额外的成本,推广起来很容易,实用方便。"希望将 来这款设计能推向市场,让更多人得到帮助。"  这位研究生说他没有想当名人的"野心"。只期望能从生活中的小处入手,用自己的设计改变生活,让生活更加美好。正如"红点" * * PeterZec博士在颁奖晚会上说的那样:从同学们优秀的设计中,他高兴地看到的是他们所描绘的未来更加美好的世界。

分析"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和"设计前把自己想象成老人"两事例所体现的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