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将一定量的纯碱溶于水,与适量盐酸反应。根据下列情况,填写盐酸和产生气体的量的变化。(1)若纯碱中含有K2CO3,盐酸用量将_______,产生气体的量将_______。

(2)若纯碱中含有NaHCO3,盐酸用量将_______,产生气体的量将_______。

(3)若纯碱中含有NaCl,盐酸用量将_______,产生气体的量将_______。

(4)若纯碱中含有NaOH,盐酸用量将_______,产生气体的量将_______。

答案

(1)减小 减小  (2)减小 增大  (3)减小 减小  (4)增大 减小 

此题采用“极端假设”的方法。

设取106 g Na2CO3,以(1)为例,假设106 g全是Na2CO3,则消耗HCl="73" g,产生CO2="44" g。

假设106 g全是K2CO3,则消耗HCl<73 g,产生CO2<44 g。

再据平均值的思想,由于Na2CO3中混有了K2CO3,则将使消耗盐酸的量和产生CO2的量比106 g纯Na2CO3均减小,其他几组道理相似。

单项选择题

“交子”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币的出现是货币发展的重大进步,在经济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南宋、元、明、清各朝也都发行和使用纸币,不过,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纸币流通面并不广,尚不能完全代替金属货币。中国纸币的大量发行和使用,是近代以后的事情。
中国最初的货币是原始社会末期使用的海贝。秦朝以前,已出现了金属货币和铸币。秦朝建立后,统一了币制,以黄金和方孔加圆形的铜钱流通全国。最早的纸币则是北宋时期的“交子”。
宋代铜钱和铁钱并用,四川地区则专用铁钱。当时,四川是盐、茶、丝绸的重要产地,货币流通量很大,但铁钱非常笨重,大钱一千枚重二十斤,买一匹罗需大钱两万枚,重四百斤左右。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铁钱不便流通的弊病越来越突出,因而宋真宗(998~1022)时成都有十六家富商共同印制发行了代替铁钱的纸币——“交子”。交子上面印有房屋、树木、人物等图案,还有签押作为暗记。交子可以兑换现钱,也可以在市场上流通,用交子向交子铺兑换现钱时,需交一定数量的佣金。新旧交子三年兑换一次。后来,由于交子铺的富商挪用吞没现钱,交子的兑换不能保证,常引起争讼,官府遂禁止商人发行。1023年(仁宗天圣元年),改由政府发行交子。

最早发行交子的是哪些人

A.百姓

B.皇帝

C.商人

D.官府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