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性,60岁。因"半月内反复右肢乏力、言语不能3次"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史。入院查体:右利手,血压180/100mmHg,血糖12mmol/L,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经治疗,上述症状未再发生,出院后坚持门诊治疗。2个月后,患者又因"右肢乏力伴言语不能2小时"再次入院。查体:神清,血压180/105mmHg,血糖10mmol/L,双眼左凝,运动性失语,右鼻唇沟浅,伸舌不能,右肢肌力2级,右巴氏征(+)。

查头颅CT未见异常,最优先考虑的治疗措施是()

A.降压治疗

B.降糖治疗

C.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D.降脂治疗

E.溶栓治疗

F.扩管治疗

答案

参考答案:E

解析: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指局灶性脑缺血导致的突发短暂性、可逆性神经功能缺损。发作持续数分钟,通常在30分钟内完全恢复。诊断主要依靠病史。

2.运动性语言中枢位于优势大脑半球额下回后部,该部位由大脑中动脉供血。患者为右利手,故左侧大脑半球为优势半球,选E。

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首先应针对病因治疗,如控制血压、血糖等,其次是预防性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治疗、应用血管扩张剂、脑保护治疗等。

4.短暂性缺缺血发作着超过2小时仍未缓解,通常进展为脑梗死。

5.超早期溶栓治疗对恢复梗死区血流灌注、减轻神经元损伤、挽救缺血半暗带最具意义。

6.脑梗死急性期在血压的控制上因治疗方案不同而异,溶栓者应控制于收缩压≤185mmHg及舒张压≤110mmHg水平,否则易并发脑出血;非溶栓者应控制于收缩压≤220mmHg或舒张压≤120mmHg水平,切忌过度降压使脑灌注压降低,导致脑缺血加剧。

单项选择题 A1型题
实验题

冰箱除味剂是利用活性炭制成的。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冰箱除味剂进行了相关探究。

探究一:除味剂的还原性

(1)除味剂与氧化铜粉末反应。实验前,小组同学将除味剂研磨成粉末的目的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稳定的高温是本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实验装置也会影响加热的效率。小组同学

将下图的乙装置替代甲装置,将试管直立起来,并在酒精灯上加上网罩。实验时,将反应

混合物夯实于试管底部,调节酒精灯使外焰完全包围试管的下部。其目的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们在检验了乙装置的气密性后,往试管中加入已干燥的药品并开始加热,当看到澄

清的石灰水刚出现浑浊时,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氧化铜和炭粉已经开始

反应,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待反应结束,先将导管从石灰水中取出,然后关闭止水夹,熄灭酒精灯,自然冷却。

若不关闭止水夹,可能出现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除味剂的吸附效果

小组同学认为除味剂的质量会影响吸附效果,设计了如下的实验,相关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10%红墨水溶液同一规格除味剂溶液褪色的时间
 ①10mL5g10min
 ②10mL10g5min
⑸上述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还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吸附效果?请说出你的猜想,并设计实验验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