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写出所有正确说法的序号)
①若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②命题“∃x∈R,x2+1>3x”的否定是“∀x∈R,x2+1<3x”;
③设x,y∈R.命题“若xy=0,则x2+y2=0”的否命题是真命题;
④若z=
4i
1+i
+(1+
3
i)2,则z=
.
z
答案

若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有p⇒q,q推不出p,其逆否命题为¬q⇒¬p,¬p推不出¬q,故¬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①正确;命题“∃x∈R,x2+1>3x”的否定应为“∀x∈R,x2+1≤3x”,故②错误;

命题“若xy=0,则x2+y2=0”的否命题为“若xy≠0,则x2+y2≠0”是正确的,故③正确;

由于z=

4i
1+i
+(1+
3
i)
2
=2i(1-i)+2
3
i-2=(2+2
3
)i,不为实数,故z≠
.
z
,故④错误.

故答案为:①③.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在“2011中国全面小康进程中最受关注的十大焦点问题”调查中,“社会道德风气”位列第七名。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精粹、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然而,近年频频爆出的关于“扶不起”(面对摔倒的路人,不肯、不敢上前搀扶等现象)种种负面新闻, 2岁的小悦悦被两车相继碾轧,18位路人都漠然而去。当然也有伸臂去接10楼坠童的“最美妈妈”,护在伤者身前挡住车流的“最美女孩”。社会公众呼吁,每个公民在指责上述问题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努力做一个美德的践行者。

材料二:面对我们这个社会是否正遭遇“道德寒冬” 这一窘境时,某市的做法是:大力宣传中华传统美德,加强舆论的正面引导作用;深入挖掘人们内心深处向善的因素,树立助人为乐的道德典范;率先制定《某市公民救助行为保护条例》,让那些主动去“扶”去“助”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使“扶得起”变成人人欲为的德行,实现由“不扶”到“扶”的变化。2011年12月20日,年近七旬的范伯伯晨练摔倒受伤,众路人接力救援令其热泪盈眶,感叹说“这个社会不缺好心人”。

(1)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看,针对材料一所反映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运用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分析由“不扶”到“扶”的道德风尚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