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1)小明利用一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到了相关结论.请你将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1将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得到如图23所示的光路图.则该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②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如图24),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_,其目的是使像成在______;

③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序号物距u/cm像距v/cm像的性质
13015倒立、缩小的实像
22516.7
32020倒立、等大的实像
41530倒立、放大的实像
55正立、放大的虚像
上表中实验序号2中像的性质为______;当蜡烛从远处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2)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在玻璃板后放一支与A完全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B,这样做的目的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______的关系;用直尺分别测量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目的是探究______的关系.

答案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

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物距为25cm,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当蜡烛从远处向透镜靠近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光屏应远离凸透镜.

(2)选择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用直尺分别测量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目的是探究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

故答案为:(1)10;同一高度;光屏的中央;倒立、缩小的实像;远离;

(2)大小;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甲的父亲生前收藏有一幅齐白石书画真迹,且将此书画视为珍品慎重保存,从不外借。甲的好朋友乙是一位美术爱好者,他知道甲家收藏此书画。2007年甲的父亲去世之后,乙到甲家向甲借走了此书画。甲多次向乙追要,乙在此情况下向甲写下了证明:本人大约在2007年从甲家拿了一幅画,据说是齐白石画的,当时由于不在意,不慎丢失,特此证明(何时找到,定及时归还)。2008年乙以从甲处拿来的真迹为蓝本,找人临摹了此书画。同年5月以自己拥有该书画的合法所有权为由和经典画堂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约定以15万元的价格将齐白石的这幅真迹转让与经典画堂。2009年甲听亲戚说在经典画堂有一幅画和其父收藏的那幅一模一样,甲感到很奇怪,于是来到该书画店。当他确认该画正是他曾经借给乙的那幅时,就向该店的老板丙提出返还该画的要求,丙说是自己花了15万元买来的不予返还,于是双方发生争议并诉至法院。经过法院指定的专业鉴定机构鉴定,发现争议的书画并非齐白石的真迹,只是绘制上乘的一幅赝品。于是,甲要求乙返还真迹,丙要求确认他和乙签订的买卖合同无效,要求乙返还15万元现金并且赔偿由此给其造成的一切损失。乙辩称从甲处拿来的就是赝品。

法院是否可以撤销乙和丙之间的买卖合同()

A、可以

B、不可以